寶寶遇溼疹,媽媽怎麼辦?
嬰兒面板本應白滑細嫩,可有些嬰兒的面板卻粗糙、脫屑,甚至破潰、流水。特別是在潮熱環境下,面板髮紅,癢感加重,醫學上稱為“異位性皮炎”或“過敏性皮炎”,民間俗稱為“溼疹”。
引起溼疹的原因是什麼?與“溼”是否有關?怎樣預防和治療呢?下面的例項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溼疹的本質。
例1:是不是穿得太多?
2個月的妞妞全身出現紅疹子。最初,父母並沒有特別在意,可經過一段時間的家庭護理,未見任何效果。於是,父母帶著妞妞來醫院就診。
經瞭解,妞妞生後一直是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餵養。近來 全身,特別是面部和頭皮出現很多紅色不規則的皮疹,有些部位都可連成片。耳後還出現小裂痕,有淡黃色液體滲出。妞妞媽抱怨說:就是因為前兩週天氣變化,保姆給孩子穿得較多,孩子出汗多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孩子身上出現的皮疹是典型的溼疹。溼疹是一種慢性面板疾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患有溼疹的孩子起初面板髮紅、出現皮疹、繼之面板髮糙、脫屑,撫摩孩子的面板如同觸控在砂紙上一樣。遇熱、遇溼都可使溼疹表現顯著。由於溼疹伴有奇癢,孩子會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面板破潰。躺著時,孩子會在枕頭上蹭腦後部,形成枕禿;趴著時,孩子會用床單摩擦面部止癢;抱著時,孩子會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臉部。
大約20%的嬰兒會對奶蛋白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現象,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溼疹,嚴重者可出現腹瀉,甚至便血。一般嬰兒只是對牛奶蛋白不耐受,但個別孩子對母乳蛋白也不耐受。這種不耐受表現多於生後1~2月開始,逐漸加重。生後4個月左右往往達到高峰。隨著輔食的新增,情況多開始好轉,一般2歲左右逐漸消失。但有些孩子皮疹會越來越重,今後出現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甚至過敏性哮喘。
特別提醒:溼疹本身不是有潮溼所致,但潮溼可以促使溼疹加重。給孩子洗完澡,或者是孩子出汗後,皮疹都會變得更加明顯。第一次引起家長重視往往是洗澡後,因此將原因推為洗澡後身體沒擦乾等潮溼因素。
治療任何疾病都應是在消除病因的基礎上對症治療。引起嬰兒溼疹主要的原因與奶有關,常理來說,應該停用奶製品餵養,可是孩子才幾個月大,不吃奶又如何生存?因此,治療嬰兒溼疹最主要的方法是對症治療――消疹、止癢。消疹可以緩解面板的損壞,避免面板感染;止癢可以解除孩子的痛苦,避免面板抓傷,也可預防感染。
目前,真正有效的藥物即是含有氫化可的松激素的藥膏,常選用0.1%濃度的製劑。一般將藥膏薄薄地塗在皮疹上2~3次,皮疹即可明顯好轉,癢感也明顯減退。在皮疹好轉後經常塗些潤膚露可以延長緩解時間。由於溼疹的根本原因是對奶的不耐受,所以一段時間後,溼疹又會出現。這樣反覆使用激素藥膏,直至新增輔食後,奶的需求逐漸減少,以及孩子對奶的耐受性逐漸增強,才能從根本上緩解溼疹的發生。
可是,從小出現溼疹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對奶的不耐受,很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對於6個月齡輔食新增後,皮疹不但沒好,反而越來越重的孩子,應考慮存在其他原因。就像下面的例2所述。
例2:反反覆覆總也不好?
從出生後1個月開始,11個月的小裘裘就被溼疹糾纏著。時好時壞的溼疹折磨著孩子,也折磨著父母。起初認為是配方奶粉過敏。本應該換用低敏性奶粉,可由於孩子的拒服,只能期盼輔食來扭轉乾坤,可結果令家長大為失望。孩子吃蛋黃後起溼疹、吃菜後起溼疹、吃肉後也起溼疹――裘裘一家人簡直要瘋了。什麼都不敢給孩子吃,弄的孩子又瘦又小。有時,裘裘的爸爸媽媽想既然吃什麼都起溼疹,乾脆就什麼都給孩子吃,可是看到孩子滿身的溼疹及痛苦的樣子,又不忍心繼續下去。雖然,含有氫化可的松激素的藥膏能使皮疹暫時消退,可長期使用又怕副作用,為此也不敢長期使用。該怎麼辦呢?
在對裘裘和他的父母表示深深同情的同時,瞭解到裘裘的媽媽小時侯也存在溼疹的問題,大約是4-5歲後逐漸好轉的。又瞭解到孩子的溼疹的表現是清晨輕、晚間重,還了解到孩子吃上述食物後每次出現溼疹的程度並不同,也有個別不起溼疹的時候。這些情況提示我們應該慎重推斷溼疹的原因。一個孩子不應對如此多種類的事物產生過敏,也不應存在晨輕晚重的特點。是否存在環境因素的問題?在多次與裘裘的父母商榷後,他們終於同意給孩子取血檢查過敏原。果然,檢驗結果顯示孩子對任何事物均不過敏,只是對屋裡的塵土過敏。再次詢問媽媽,家中鋪有地毯,家人喜歡每天用吸塵器清理地毯,孩子每天清醒時都在地毯上玩耍。
對於頑固的溼疹,應考慮是過敏所致。雖然,多數情況下我們能基本猜測到過敏的原因,但不能保證猜測的準確性。特別是同時對幾種食物過敏,或對環境因素過敏者,僅憑猜測往往耽誤治療,還可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只有透過抽血或面板試驗檢查過敏原才能真正瞭解過敏原因,也有才能從根源上進行預防。如果有可能,遠離過敏原是最好的預防辦法;對於不能根本脫離過敏原時,採用適當治療,保護面板的完整性至關重要.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