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對白癲風病名及病因病機的認識

白癱風,中醫名為白癲風,祖國醫學對該病的認識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為我國現已發現的最古醫方,其中“白處”病名是白癲風的最早記載,如“白處方:取灌青,其一名灌曾,取如口口鹽甘分鬥一,灶黃土十分升一,皆治,而口口指,而先食飲之。”其後的古代醫學文獻中亦陸陸續續記載了對於白癲風命名的一些認識。

南北朝時,我國最早的外科學專著劉涓子鬼遺方對白癲風的命名則以“白定”及“白駁”為主。唐千金要方稱其為“白癲風”,外臺秘要則稱為“白較”。宋聖濟總錄將其稱為“墩白”、“斑白”、“斑駁”。清代外科大成將本病稱為“白駁瘋”,驗方新編則指出“白癱風又名白癲風,多生頭面。白如雲片是也。”

關於白癲風的病因病機的記載則首見於隋朝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中,該書首次提出白癲風的命名、病因病機,並對其症狀的闡述較為明晰。如諸病源候論。白癱候雲:“白癱者,面及頸項身體皮肉色變白,與肉色不同,亦不痛癢,謂之白癱。此亦風邪搏於面板,血氣不和所生也。”主張白癲風的病因病機為“風邪搏於面板。血氣不和所生”,對後世的影響很大。說明至隋朝,己經對白癲風的發生機理從理論上已有了較明確的認識。

宋代由於科學文化的發展,出現了很多醫學著作,其中太平聖惠方對白癲風的發病機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如雲:“夫肺有奎熱,又風氣外傷於肌肉,熱與風交併,邪毒之氣,伏留於胺理,與衛氣相搏,不能消散。令面板皺生白斑點。故名白癱風也。”主張“肺有奎熱”、“熱與風交併”是其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發展和完善了諸病源候論的病因病機觀。醫學鉅著聖濟總錄對白癲風的發病機理和論治。在繼承了太平聖惠方的基礎上也有新的補充。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