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分類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一種傳染病。臨床上以食慾減退、噁心、上腹部不適、肝區痛、乏力為主要表現。部分患者可有黃疸發熱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損害。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甚至發展成肝硬化,少數可發展為肝癌。
(1)急性乙型肝炎。起病隱匿,大部分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體檢時可發現肝腫大,一般不發熱,在前驅期或黃疸前期可能出現乏力、厭食、忍心、嘔吐、肝區痛等症狀。急性無黃疸型佔2/3以上。
(2)慢性乙型肝炎。是指急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仍未痊癒者。肝功能起伏波動很大,若不進行積極治療以控制病隋發展,很容易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3)重型肝炎。多數以急性肝炎起病,在發病後10天內出現肝性腦病等嚴重症狀者稱為急性重型肝炎,在發病後l0天以上出現肝性腦病等嚴重症狀者稱為亞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表現與亞急性肝壞死相似,但其發生往往建立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其他慢性肝功能損害者的基礎上。
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動期,需住院治療、臥床休息、合理營養、保證熱量、蛋白質、維生素供給,嚴禁飲酒,恢復期應逐漸增加活動。慢性肝炎靜止期,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重型肝炎要絕對臥床,儘量減少飲食中的蛋白質,保證熱量、維生素,可輸人血白蛋白或新鮮血漿,維持水電解質平穩。
新的免疫治療(如DNA疫苗免疫複合物治療等)、基因治療(反義核酸治療轉基因治療)正在研究中。
預防:1、管理傳染源
對慢性肝炎及無症狀、HBV攜帶者應禁止獻血及從事飲食幼托等工作,對HBV標誌陽性肝病患者,要依其症狀、體徵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分別進行治療和管理指導。
2、切斷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重點在於防止透過血液、體液傳播,加強獻血員篩選,嚴格掌握輸血及血製品應用,如發現或懷疑有傷口或針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時,可應用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器介入性檢查治療,器械應嚴格消毒,控制母嬰傳播。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