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分期及其症狀

  本病潛伏期較長,一般認為2~10年可以發展為艾滋病。HIV侵入人體後可分為四期。

  (一)Ⅰ期

  急性感染:原發HIV感染後小部分病人可以出現發熱、全身不適、頭痛、厭食、肌痛、關節痛和淋巴結腫大,類似血清病的症狀。此時血液中可檢出HIV及P24抗原。一般症狀可持續3~14日後自然消失。

  (二)Ⅱ期

  無症狀感染:臨床上沒有任何症狀,但血清中能檢出HIV以及HIV核心和包膜蛋白的抗體,具有傳染性。此階段可持續2~10年或更長。

  (三)Ⅲ期

  持續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綜合徵:主要表現為除腹股溝淋巴結以外,全身其他部位兩處或兩處以上淋巴結腫大。其特點是淋巴結腫大直徑在1cm以上,質地柔韌,無壓痛,無黏連能自由活動。活檢為淋巴結反應性增生。一般持續腫大3個月以上。

  (四)Ⅳ期

  艾滋病:本期可以出現5種表現:

  1.體質性疾病

  即發熱、乏力、不適、盜汗、厭食、體重下降,慢性腹瀉和易感冒等症狀。除全身淋巴結腫大外,可有肝脾腫大。曾稱為艾滋病相關綜合徵(ARS)。

  2.神經系統症狀,除以上症狀外,出現頭痛、癲、進行性痴呆、下肢癱瘓等。

  3.嚴重的臨床免疫缺陷,出現各種機會性病原體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蟲、弓形蟲、隱孢子蟲、隱球菌、念珠菌、結核桿菌、鳥分枝桿菌、鉅細胞病毒、皰疹病毒、EB病毒感染等。

  4.因免疫缺陷而繼發腫瘤,如卡氏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5.免疫缺陷併發的其他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間質性肺炎等。

  艾滋病病人常見各系統的臨床表現:

  1.肺部:多種病原體可引起艾滋病病人的肺部感染。最多見的是肺孢子蟲肺炎,其他鉅細胞病毒、結核桿菌、鳥分枝桿菌、念珠菌和隱球菌等均可引起肺部感染。卡氏肉瘤亦常侵犯肺部。

  2.胃腸系統:以口腔和食管的念珠菌病、皰疹病毒和鉅細胞病毒感染較為常見。

  3.神經系統

  本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者可達30%~70%。其中包括:

  (1)機會性感染:如腦弓形蟲病、隱球菌腦膜炎、進行性多病灶腦白質炎、鉅細胞病毒腦炎和格林-巴利綜合徵。

  (2)機會性腫瘤:如原發中樞淋巴瘤和轉移性淋巴瘤。

  (3)HIV感染:艾滋病痴呆綜合徵、無菌性腦膜炎等。

  (4)其他:低氧、敗血症相關腦病等。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癲、進行性痴呆、腦神經炎、肢體癱瘓、痙攣性共濟失調,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等。診斷除腦脊液檢查外,可作CT協助診斷。

  4.面板黏膜:卡氏肉瘤常侵犯下肢面板和口腔黏膜,表現為紫紅色或深藍色浸潤斑或結節,可融合成大片狀,表面出現潰瘍並向四周擴散。

  5.眼部:艾滋病病人眼部受累較為廣泛,常見的有鉅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弓形蟲視網膜脈絡膜炎,眼底棉絮狀白斑常為鉅細胞病毒感染所致。

  預防艾滋病的方案

  1.謹慎性行為

  任何興受感染人士發生的性行為都有可能傳播HIV。不過,如果你和你的配偶一生都只有對方一個性伴侶,那麼雙方自然不會經由性接觸而染上艾滋病。為使你的家庭免受艾滋病威脅,你應注意下列幾點。

  不要性濫交:性伴侶越多,越容易感染HIV。

  若不能確定性伴侶是否已感染病毒,每次發生性行為時都要使用膠質的安全套,更應注意安全套的質量和正確用法,藉以減低傳染的機會。

  2.避免共用針筒

  遠離毒品,切勿共用針筒注射毒品。少去或者不去私人診所,避免黑商人提供的針筒等醫療器材。

  3.減少血液接觸

  不少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都會透過血液傳染,因此,但凡處理傷口,你都要避免面板、眼睛或口腔接觸到別人的血液。先戴上用完即棄的膠手套,才替別人護理傷口。

  4.防止母嬰感染

  做母親的,只有確保自己沒有染上HIV,才能令嬰兒免受感染。假如夫婦未能確定彼此是否帶有病毒,在決定懷孕前應先進HIV抗體測試。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