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狹窄不可忽視的隱形殺手
頸動脈是血液由心臟通向腦和頭其它部位的主要血管。
頸動脈狹窄多是由於頸動脈的粥樣斑塊導致的頸動脈管腔的狹窄,其發病率較高,在60歲以上人群中患頸動脈狹窄者約佔9%,多發生於頸總動脈分叉和頸內動脈起始段。
有些狹窄性病變甚至可能逐漸發展至完全閉塞性病變。
頸動脈狹窄最普遍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很多人可能一直沒有症狀,直到斑塊和血栓碎屑脫落,直接造成腦動脈栓塞,引起“小中風”後才發現。
“小中風”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一過性眩暈、黑朦、視力模糊、半身麻木、手腳感覺異常並且四肢無力、無法說話、短暫失明,持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後,症狀自行完全消失,不留任何後遺症。
而根據神經內科臨床經驗,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75%的患者中,1年內發生中風的可能性為10.5%,5年內為30%-37%,頸動脈狹窄程度在70%-90%且合併腦缺血的患者中,1年內將有26%-28%的人會發生“中風”,這已經是醫學界的一個共識。
部分青年患者出現頭暈、眩暈後,常誤以為自己患了頸椎病或誤診為美尼爾綜合徵,在未明確診斷的情況下去按摩頸部,結果延誤治療。
因此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在平時每年的體檢中,應當做一下頸動脈彩超檢查,看看頸動脈是否有粥樣硬化的斑塊和狹窄情況,爭取早期治療,避免“中風”的發生。
臨床上把頸內動脈狹窄分為有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和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
前者可有頭迷、頭暈和視網膜中心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病灶側視力障礙,常見的一過性黑朦,一側大腦中動脈供血不足,則引起對側運動和感覺缺失,優勢半球缺血發生語言障礙。
後者在臨床上無症狀,但經儀器檢查可見頸動脈狹窄。
頸內動脈狹窄的診斷方法除臨床症狀外,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被認為是診斷的金標準;而無創性b超對篩選頸動脈狹窄和粥樣硬化斑塊也是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可見動脈內血流的“線樣徵”,據統計診斷可靠性達97%,也可作為手術依據。
腦缺血性卒中是引起患者致殘的常見危險,而頸動脈狹窄性病變和腦缺血性卒中的關係非常密切。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