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說話?警惕孤獨症!

兒童症兒童的臨床表現症狀異常之處很多,用心觀察,發現不妥時,及時前往醫院或尋求專業人士診斷,趁早開始干預培訓,預後效果會更佳,那兒童孤獨症症狀具體有哪些?有哪些特別之處須格外注意呢?

兒童孤獨症的臨床表現多以語言發育障礙、社會交往障礙及興趣範圍狹窄、行為刻板為主要特徵,部分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缺陷或其它感知覺表現異常現象。

1.語言障礙:

多數患兒表現語言發育遲緩,不會說話或說話遲,是兒科門診就診首位原因,也有部分患兒根本不會呀呀學語,不會以手勢或其它形式進行溝通;還有部分表現為語言形式和語音運用方面的異常。有些兒童雖然說話不晚,但言語的理解能力明顯缺乏,經常所答非所問,不會正確應用代詞,如常把你、我、他用錯。

他們還會刻板重複一些語詞,但與環境或正進行的活動無聯絡。約1/3的孤獨症兒童原先說話伶俐,表達能力強,但至2歲後這方面能力逐漸喪失,甚至完全不會講話,即使會講話,言語表達也缺乏靈活性。

而2009年,一項研究表明語言技能喪失是孤獨症兒童特有的現象,15%的ASD兒童顯示出語言喪失,出現或者沒有出現語言退化現象可能成為鑑別診斷的有用資訊,把呈現語言困難的孩子們區分出ASD跟SLI的不同診斷。

2.社會交往障礙:

“孤獨”是孤獨症表現中最常見的症狀,患兒缺乏與親人的依戀行為,他們在家不跟隨父母;當父母返回時也不去迎接,對母親的親近沒有愉快反應,不喜歡擁抱或避免與他人接觸。

社會交往障礙大都到2歲時才明顯,至5歲以後這方面障礙程度有所減輕。兒童期時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傾向,喜歡獨自活動,對兒童一起玩耍無興趣,甚至主動迴避,不願建立個人間的友誼,不瞭解別人的感受和缺乏同情心,與人之間缺乏正常情感反應。雙目對視的缺乏被認為是孤獨症的特徵性表現,嬰兒期即可表現出迴避他人目光,至12―30個月症狀將更為明顯。

3.行為、興趣僵化刻板:

孤獨症與一般兒童活動內容和興趣有明顯的差異,表現為行為、興趣及活動,表現繁多,而且在各個年齡段表現不一,有的會有諸多重複動作,如看手、轉圈、搖晃等;還有重複按開關、撕紙、看電視廣告和天氣預報、聽同一首歌,還有一些強迫行為在睡眠、路線、排便和坐座位時表現明顯,強迫性思維也致其重複思考問題,帶來難以擺脫的痛苦,另外,也可能出現有患兒,對某些物件或事情(科學事實)表現出不尋常興趣。

可見,他們的行為模式呈侷限性、刻板性和重複性。他們對一般兒童所喜歡的玩具、活動或遊戲缺乏興趣。相反對某些平常不是玩具的東西產生特別的興趣,有些幾乎達到著迷的程度,如他們刻板地專注於日期、路徑或時間表,有些還有保持環境不變的強烈願望,如放置固定位置的物品有所變動時他就會感到極大的不安和煩躁。

4.智力發育障礙:

孤獨症兒童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加之其社交能力上也存有差導,導致其社會適應能力明顯落後。較之智力正常範圍內兒童智力,其智力結構逞顯著異常,通常PIQ>VIQ(阿斯伯格綜合症通常VIQ>PIQ)。部分兒童表現為多動、不服從指令,家長常以疑似多動症而帶其就診。 30%-50%兒童智力落後,半數以上正常或超常,在某一方面又表現出一些特殊能力,如科學領域的興趣和能力,或有優秀的機械記憶力,對數字、路線、事件的記憶等表現出超常能力,少數在某一或幾方面有特殊能力,有的還會有極高的音樂、繪畫和藝術能力,即存在著智障學者(Savant Syndrome)現象。

5.孤獨症兒童其它感知覺特點和異常表現:

孤獨症兒童的感覺存有異常,他們一般聽知覺敏感,喜愛某些聲音,對另一些聲音特別恐懼,觸覺異常表現在對物件的好惡,直接出現痛覺異常,多不怕痛,視覺上對特別圖象的喜好或厭惡、喜歡斜視、倒視,另外,本體覺也可能出現異常,如喜歡坐車、怕坐電梯、喜旋轉。孤獨症兒童運動一般十分靈活,多數兒童多動明顯,來回跑動不知疲倦。

孤獨症兒童外觀正常,在行為細節上有不聽話、違拗、攻擊、自傷、衝動、固執、激動等,可能與父母教育方式有關,另生活自理能力也較差。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