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把細菌性痢疾分為哪幾個型

專家指出,在中醫學裡,細菌性痢疾屬於“腸僻”、“滯下”等範疇。其病是因外感時邪疫毒及內傷飲食,溼熱邪毒積滯腸道與腸內正氣相搏,腸道脈絡受損,氣滯血瘀,邪毒內鬱,氣機壅滯,腸失傳導而致,繼可邪入心包擾神明及風火相煽引動肝風。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中醫學把細菌性痢疾分為哪幾個型?

1、溼熱痢:證見腹痛,裡急後重,痢下赤白膿血,便次增多,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象滑數。

2、疫毒痢:證見起病急驟,突發高熱,噁心嘔吐,腹痛脹滿,下痢膿血,神昏譫語甚則昏饋不語,或四肢厥冷,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或細數。

3、虛寒痢:證見痢下赤白,白多顯少或純為白凍便,腹痛,裡急後重,飲食無味,中脘飽悶,倦怠,舌質痰,苔白膩,脈沉細而弱。

4、休息痢:證見疾病時發時止,纏綿不愈,倦怠畏寒,飲食減少,臨而腹痛,裡急後重,大便夾有粘漿或見赤色,舌質淡,苔膩。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痢疾桿菌隨患者或帶菌者的糞便排出,透過汙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觸,或蒼蠅、蟑螂等間接方式傳播,最終均經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人群對痢疾桿菌普遍易感,以兒童患病多見。急性菌痢以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飲食為主,忌油膩、生冷及易產氣食物,保持酸鹼平衡、體液平衡、電解質平衡,糾正電解質缺乏。在菌痢急性期要堅持少量多餐,清淡、無渣、無刺激,少植物纖維和稀軟的飲食原則。其次,在這一原則指導下,以高熱量、低脂肪、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流質或無渣飲食為主。

以上就是細菌性痢疾4個型。各個型的症狀不一樣,治療的時候一定要診斷正確,對症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