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的有關檢查方法是什麼呢

瞭解相關疾病的檢查方法,有利於我們縮短病患者的檢查時間,這樣一來,病患者的治療時間就能夠很好的增加,有助於他們的康復。所以,我們有需要去了解一些相關疾病的檢查方法。以下就是對小兒癲癇的有關檢查方法的介紹。

一般情況下,實驗室常規檢查正常,驚厥反覆、長時間發作可致低氧血癥、代謝性酸中毒等。

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血生化檢查(血鈣、血糖、電解質及其他生化物質、腦脊液檢查、先天性遺傳及代謝疾病血液與尿液篩查試驗,神經免疫功能檢查,染色體分析和基因定位檢查、面板及肌肉活體組織檢查等。

1.EEG特徵

1、僵直-陣攣性發作:EEG特徵表現為背景活動正常或非特異性異常,發作間期異常波在兩半球可見棘波、尖波、棘慢波、多棘波等;發作期EEG僵直期以10~20Hz節律性棘波發放開始,波幅漸高而頻率漸慢;發作結束後可見瀰漫性慢波活動,逐漸恢復背景活動。

2、全身性粗大肌陣攣:EEG表現為高波幅多棘慢波爆發,或突然廣泛低電壓。

3、散在遊走性肌陣攣:EEG為持續性瀰漫性慢波多灶性棘波、尖波。

4、失張力發作:EEG發作間期和發作期可表現為全導棘慢波或多棘慢波發放;發作期還可表現為低波幅或高波幅快活動和瀰漫性低電壓。

5、嬰兒痙攣:EEG表現為“高度失律”,正常節律消失,各導聯見到不規則、雜亂、不對稱、高波幅慢波、棘波、尖波、多棘慢波。

6、嬰兒良性肌陣攣癲癇:肌陣攣發作時伴有EEG異常放電,表現為瀰漫性棘慢波或多棘慢波。

7、具有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大部分病兒EEG背景活動正常,在中央區或中央顳區出現棘波或尖波,隨後為一低波幅慢波,可單獨出現或成簇出現。

2.腦電圖

1、良性新生兒驚厥:在發作間期常可見尖型θ波。

2、小嬰兒癲癇性腦病伴暴發抑制:腦電圖表現為“暴發-抑制”特徵性改變。

3、早期肌陣攣腦病:腦電圖也表現為“暴發-抑制”,和大田原綜合徵不同之處是本病暴發-抑制圖形在睡眠時明顯,有時見不到。

4、嬰兒良性肌陣攣癲癇:清醒時若無臨床發作,腦電圖常無異常放電,在嗜睡及睏倦時和睡眠早期階段容易出現異常。

5、具有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異常放電在入睡後增加,大約30%病兒僅在入睡後出現,當疑為本症的患兒,如清醒時腦電圖正常,應做睡眠腦電圖以明確診斷。

3.頭顱CT、MRI、MRA、DSA檢查CT及磁共振檢查瞭解腦部結構異常,如腦畸形、發育異常等;PET及SPECT瞭解大腦功能改變及幫助癲癇定位;FMRI(功能性MRI)、MEG(腦磁圖)、IAP(頸內動脈異戊巴比妥試驗)等檢查,瞭解腦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上面就是對小兒癲癇的有關檢查方法的介紹,我們很清楚的知道,小兒癲癇對病患者的危害有多大,我們透過來了解檢查方法,幫助他們增加治療時間,這樣他們的治療效果就能大大的增加。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