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的臨床表現是什麼呢

痛經是廣大的女性朋友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嚴重者是女性不能下床走動。引起痛經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主要原因是跟女性的自身體質及飲食習慣有關。下面為大家介紹了幾個常見痛經的臨床表現。具體如下所述: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多,病機複雜,反覆性大,治療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為普遍,表現為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後,大多開始於月經來潮或在陰道出血前數小時,週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歷時1/2~2小時,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內前側,約有50%以上病人伴有全身症狀。

乳房脹痛,肛門墜脹,胸悶煩躁,悲傷易怒,心驚失眠,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症狀,在劇烈腹痛發作後,轉為中等度陣發性疼痛,約持續12~24小時,經血外流暢通後逐漸消失,亦偶有需臥床2~3天者,其發病之高,範圍之廣,週期之近,痛苦之大,嚴重影響了廣大婦女的工作和學習,降低了生活的質量。

原發性痛經常發生於有排卵月經,因此一般在初潮後頭1~2年尚無症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嚴重的痙攣性疼痛多發生於初潮1~2年後的青年婦女,如一開始出現規律性痛經或遲至25歲後發生痙攣性痛經,均應考慮有其他異常情況存在,原發性痛經常在分娩後自行消失,或在婚後隨年齡增長逐漸消逝。

原發性痛經患者的臨床表現

原發性痛經常發生在年輕女性,初潮後6個~12個月開始,30歲以後發生率開始下降,疼痛常在月經即將來潮前或來潮後開始出現,並持續在月經期的前48小時~72小時,疼痛常呈痙攣性,有時很重,以至於需臥床數小時或數天。患者疼痛集中在下腹正中,有時也伴腰痛或放射至股內側。盆腔檢查無陽性所見。

痛經程度的判定:一般根據疼痛程度及對日常活動的影響、全身症狀、止痛藥應用情況而綜合判定。輕度:有疼痛,但不影響日常活動,工作很少受影響,無全身症狀,很少用止痛藥;中度:疼痛使日常活動受影響,工作能力亦有一定影響,很少有全身症狀,需用止痛藥,且有效;重度:疼痛使日常活動及工作明顯受影響,全身症狀明顯,止痛藥效果不好。

痛經有的時候是廣大的女性朋友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瞭解一些痛經方面的知識。如果您在生活中出現了痛經現象,建議您多諮詢一些中醫方買的醫師,在中藥的調理下治癒痛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