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腸炎(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

   [中醫病名]

[概述]

中醫

西醫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本病與克隆氏病合稱為炎症性腸病。主要表現為腹瀉、粘液膿血便、腹痛。病情輕重不一,常反覆發作,病程漫長。好發於青、中年,女性高於男性。我國發病率較歐、美低,且輕型病例多見,但近二十年來本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病因]

中醫

西醫

本病系原因不明的慢性結腸和直腸粘膜炎症和潰瘍性病變。其原因可能與免疫、感染、遺傳和精神因素有關。

[症狀]

1起病緩慢,多呈慢性、遷延性,反覆發作性,少數突發起病,呈持續進展或暴發性過程。

2腹痛、腹瀉:腹痛位於左下腹,隱痛、絞痛,便後緩解。腹瀉以粘液膿血便最常見,每日數次至10次不等,常伴裡急後重。可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3貧血、消瘦、低蛋白血癥、水電解質紊亂、精神焦慮等全身症狀。

4常有關節炎、結節性紅斑、慢性活動性肝炎、口腔潰瘍等腸外表現。

[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肝功能、腎功能。

3病毒性肝炎免疫學檢查、血液流變指標檢測。

4x線檢查、b型超聲檢查。

5病理檢查、心血管檢查。

6內鏡檢查。

7細菌培養。

8代謝物檢測。

9體液免疫檢測、細胞免疫檢測。

[診斷]

中醫

西醫

1腹痛、腹瀉,排粘液血便,按特異性腸炎治療無效。

2有貧血、消瘦、低蛋白血癥、水電解質紊亂、精神焦慮等全身表現及有關節炎、結節性紅斑、慢性活動性肝炎、口腔潰瘍等腸外表現。

3多次糞便常規檢查及培養未發現病原體。

4x線鋇灌腸顯示腸粘膜顆粒樣或結節樣,皺襞粗大、紊亂。腸壁呈鋸齒狀,後期則示腸管變短、僵硬,結腸袋消失,多發性息肉及腸腔狹窄。纖維結腸鏡發現病變部位瀰漫性充血、水腫、糜爛、潰瘍,表面常附有膿性分泌物及血液。

[治療]

中醫

西醫

1對症支援治療。

2抗炎治療。

3免疫抑制劑治療。

4併發症治療。

5手術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