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喝水有講究
急性腸胃炎是入夏後最常見的疾病,一旦細菌、病毒侵入腸胃,常會導致患者上吐下瀉、腹痛不已,很是難受。患者若是不及時補水,很容易出現脫水現象。那麼急性腸胃炎患者要怎麼喝水,補充水分對腸胃炎有什麼益處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來講講急性胃炎患者喝水的有關常識。
患者在補充水分時並非一味喝白開水,最好飲用含適當鹽分、水分的電解質水溶液,如果拼命喝白開水恐怕會導致體內電解質不足,引發抽筋現象,藥店裡能買到的補液鹽也可買回自己沖服。
每年夏天除了呼吸道感染外,就屬急性腸胃炎最常見,致病源包括沙門氏菌或腺病毒、腸病毒等等,患者會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發燒等症狀,甚至會出現厲害的腹部痙攣性疼痛、高燒畏寒、厭食倦怠等現象。一般來說,治療急性腸胃炎約需三至七天,除了服藥、禁食十二至二十四小時外,患者因為拉個不停,可能會脫水,因此禁食期間必須補充足夠的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上吐下瀉除了流失水分,還流失電解質,因此最好補充藥店出售的“補液鹽”沖服,而非純粹的白開水。有些家長只是一味給小孩喝白開水,結果反而稀釋掉體內的電解質,造成抽筋等“水中毒”。市場上的運動飲料雖然也有鹽分,不過飲料中的糖分也高,會讓腹瀉的小孩持續腹瀉。至於“補液鹽”則含有適量的糖分與鹽分,既可補充上吐下瀉流失的水分、鹽分,又不會因糖分過高造成持續腹瀉。
此外,急性腸胃炎患者在恢復期間食慾不振,可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幼兒可吃稀粥、麵食、蘇打餅乾、蘋果、香蕉等。至於一歲以下的孩子,以嬰兒配方奶粉為主食的嬰兒,可將奶粉衝稀一些,或改用不含乳糖的特殊配方,待症狀改善再將奶粉調回原來的濃度。
正常人每天應攝入水在2升左右,最好是喝溫開水,但要分幾次補充,每次喝水的量應在200至300毫升左右。早晨起床後最好喝一杯,促進胃腸蠕動,利於排便。儘量少喝冰水、涼水,飯前飯後半小時最好不要喝大量的水,以免沖淡胃液,稀釋胃酸,損害消化功能。
透過上述介紹,相信您對急性腸胃炎患者該怎麼喝水,有了詳細的瞭解,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瞭解急性腸胃炎的知識。大家平時在生活中要做好預防工作,出現相關症狀時,最好及時就診,選擇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治療,治療方式要透過自身病情來定。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