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診斷依據

一、前列腺癌概述

  前列腺癌多發於五十歲以上的男性人群,極少數患者為青年人或者兒童,患者中95%以上為腺細胞癌,其餘為移行細胞癌、鱗癌和肉瘤。前列腺癌從腺泡和導管發生,常常起源於外周帶,很少發生在中心區域。前列腺癌常為多發病灶,單個結節只佔10%以下。 

 二、前列腺癌診斷方法

  發生或確診前列腺癌者,應積極採取治療措施。前列腺癌的治療可分為手術、放療、內分泌治療和化療。

1、手術治療包括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

  經尿道手術,常用於治療前列腺癌所致膀胱頸梗阻。

2、放射治療

  放療可有內放療、外放療及姑息性放療三種。

3、內分泌治療

  適用於晚期患者:

  睪丸切除術(去勢術):

  消除來自睪丸的雄激素,可使血清睪酮濃度迅速下降。

  雌激素治療:

  常用己烯雌酚,1~3毫克/日,能抑制垂體分泌lh,從而降低血清睪酮至去勢水平。

  促黃體釋放激素:

  可代替去勢術,如依那通,其緩釋劑每月皮下注射一次,效果良好。

  非類固醇類口服的抗雄激素製劑:

  緩退瘤是一種典型代表,能抑制5a還原酶,無雄激素的副作用。

  本品適用於以前未經治療,或對激素抑制療法無效或失敗的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做姑息治療,和睪丸切除術共用,可增加生存率。

4、化療

  內分泌治療失敗後,可選用單藥或聯合化療,常用藥物有阿黴素、5氟脲嘧啶、環磷醯胺、順鉑及磷酸雌二醇氮芥等。

  三、前列腺癌與其他疾病的鑑別診斷

1、與前列腺增生症相鑑別

  二者一般容易鑑別。但在增生的前列腺腺體中,有的區域上皮細胞形態不典型,可被誤認為癌。區別要點是:增生腺體中腺泡較大,周圍的膠原纖維層完整,上皮為雙層高柱狀,細胞核較前列腺癌患者的小,並居於細胞基底部,腺體排列規則,形成明顯的結節。

2、與前列腺萎縮相鑑別

    前列腺癌常起始於腺體的萎縮部,應注意鑑別。萎縮腺泡有時緊密聚集,萎縮變小,上皮細胞為立方形,核大,很象癌變。但這類萎縮改變多累及整個小葉,膠原結締組織層仍完整,基質不受侵犯,其本身卻呈硬化性萎縮。

3、與前列腺鱗狀上皮或移行上皮化生相鑑別

  常發生於腺體內梗死區的癒合部,鱗狀上皮或移行上皮分化良好,無退行性變或分裂相。化生的最突出特徵是缺血性壞死或缺乏平滑肌的纖維結締組織基質。

4、與肉芽腫性前列腺炎

  細胞大,可聚整合片狀。具有透明或淡紅染色胞漿,小的泡狀細胞核,很象前列腺癌,但實為巨噬細胞。另一類細胞則呈多形性,細胞核固縮,呈空泡狀,體積小,成排或成簇排列,有時可見一些腺泡。鑑別時應注意肉芽腫性前列腺炎的腺泡形成很少,病變與正常腺管的關係無改變,常可見退行性變的澱粉樣體和多核鉅細胞。而前列腺癌的細胞呈低柱狀或立方形,有明確的細胞壁,緻密嗜酸性的胞漿,細胞核較正常大,染色及形態可有變異,分裂不活躍。其腺泡較小,缺乏曲管狀,正常排列形態完全喪失,不規則地向基質浸潤,膠原結締組織層已不存在。腺泡內含有少量分泌物,但很少有澱粉樣體。前列腺癌如發生明顯的退行性變,則組織結構完全消失,毫無腺泡形成的傾向。

5、前列腺癌應與前列腺結核、前列腺結石相鑑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