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為何要心理治療

  精神分裂患者為何要心理治療?精神分裂的心理治療有哪些?精神分裂患者在維持性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心理治療會有哪些好處?……這些疑問都是臨床精神科有關精神分裂與心理治療之間關係的常見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一一為您揭開這些謎底。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慢性、致殘性、反覆發作的終身性疾病。該病主要表現為知覺、思維和行為的異常,比如憑空聽到有人跟自己說話或者有人在議論自己,看到某種實際並不存在的景象,疑神疑鬼,認為自己受到他人的跟蹤和迫害,思維失去邏輯性,言語紊亂,行為怪異,過度興奮或者緊張等。由於精神症狀的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會適應能力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喪失。據統計,目前我國約有精神分裂症患者800萬。該疾病不僅導致患者嚴重的心身損害,同時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

  精神分裂症病因尚不明確,目前占主導地位的生物精神病學一般認為患者中樞多巴胺功能亢進,許多抗精神病藥物就是透過阻斷多巴胺受體發揮作用的。但是,心理社會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發生、發展和轉歸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精神分裂的心理治療在整個治療階段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國內調查表明,精神分裂症發病有精神因素者佔40%~80%。發病後,患者的心理和行為往往會產生巨大的變化。比如,因為懷疑有人迫害自己,他們情緒緊張、焦慮,甚至會衝動、傷人;因為反覆聽到有人議論他們的聲音,他們會感到煩躁不安,發脾氣。受精神症狀和病恥感的作用,他們不願與人接觸,經常退縮於某個角落裡。他們變得被動懶散,不願從事任何活動,對***休閒也喪失了興趣。如果患者缺乏親人的有效支援,他們更容易產生絕望感,並因此導致自殺行為。

  精神分裂的心理治療方法分為:個別心理治療、家庭干預治療和集體治療等。其中,集體治療的形式又分為:集體心理教育、集體諮詢以及集體心理治療,或各種混合形式。

  此外,精神健康網專家強調,精神分裂的心理治療是預防該病復發的重要因素。透過藥物治療,患者的精神症狀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常常無法恢復到病前水平。患者各方面能力的下降和不良處境使他們在生活中更容易遭遇應激性事件,如失業、被人歧視等。另一方面,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心理脆弱,對環境期望值太高,應對能力差,很容易產生受挫感,進而導致不良情緒、失眠等症狀。此時,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患者的心理壓力,病情極易復發。

  可見,在精神分裂病程的各個環節中都有心理治療因素的影響。近年來的臨床研究表明,患者在維持性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心理治療,可有效減輕患者的症狀及痛苦感,增強病人的社會適應能力,降低複發率,因此,精神分裂的心理治療是一種常規的、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