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有哪些明顯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以瘀血鬱滯胞宮、衝任而致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體以外的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因其大多數病變出現在盆腔內生殖器和鄰近器官的腹膜面,故稱之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子宮腺肌症均為異位子宮內膜引起的疾病,臨床上兩者可並存,但發病機制及組織發生學不盡相同,臨床表現也有差異,此病的發病率近年明顯增高,是目前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好發於30─40歲的育齡婦女。

初潮後的最初幾年內無痛經,數年或10餘年後才出現,並有逐步加劇現象。疼痛多位於下腹深部和腰骶部,以盆腔中部為多,可牽涉到盆腔兩側及骨盆壁,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常於月經開始出現,並持續至整個月經期。疼痛的程度與病灶大小不成正比。約20%─35%患者可無痛經。也有腹痛時間與月經不同步者,少數患者長期下腹痛,至經期疼痛更劇烈。

性交疼痛:異位內膜累及子宮直腸後陷凹和子宮骶骨韌帶時,常有深部性交疼痛,經前期尤甚。

約40%不孕,主要由於盆腔粘連、輸卵管阻塞或蠕動減弱,影響受精卵的輸送,或併發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症,或卵巢黃體功能不足,或自身免疫反應干擾受精與著床等因素所致。

腸道病灶可致腹瀉或便秘,或有周期性排血;累及泌尿系統者可有經期尿頻尿急、排尿困難,或週期性血尿;遠道的異位內膜病灶還可致經期咯血、流鼻血等。除上述症狀外,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破裂時,引起突發性劇烈下腹痛,伴噁心嘔吐和肛門墜脹,破裂時間多發生於經期前後或經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