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蓬 - 中藥材

小飞蓬,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小蓬草Conyzacanadensis(L.)Cronq.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痢疾,肠炎,肝炎,胆囊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疖肿痛,外伤出血,牛皮癣。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溼,散瘀消腫。

主治

痢疾,腸炎,肝炎,膽囊炎,跌打損傷,風溼骨痛,瘡癤腫痛,外傷出血,牛皮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化學成分

1、全草含揮發油,其中含檸檬烯,芳樟醇,乙酸亞油醇酯及醛類,母菊酯,去氫母菊酯和矢車菊屬烴X。

2、地上部分含β-檀香萜烯,花側柏烯,β-雪松烯,α-薑黃烯,γ-蓽澄茄烯,檸檬烯,醛類,松油醇,二戊烯,枯牧烯,鄰苄基苯甲酸,皂甙,高山黃芩甙,γ-內酯類,苦味質,樹脂,膽鹼,維生素等。

藥理作用

1、抗炎抗菌作用:小飛蓬地上部分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對大鼠角叉菜膠和甲醛性足腫脹有抑制作用。石油醚提取物中的β-雪松烯是抗炎活性成分。

小飛蓬可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全草醚提取液體內外抑菌作用試驗確定香草酸、丁香酸為主要抗菌有效成分。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小飛蓬全草總黃酮水溶性部位可使15-甲基前列腺素F2α所致的收縮的離體豬冠狀動脈得到舒張,終濃度為4mg(浸膏)/ml時作用即顯著。小飛蓬水提物有輕微而短暫的降壓作用,可抑制心臟,增加呼吸幅度,但對平滑肌和骨骼肌無作用。

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

2、《湖南藥物志》:“殺蟲止癢祛風。”

3、《廣西本草選編》:“消腫止痛,祛風解毒。”

4、《福建藥物志》:“主治膽囊炎,肝炎,腎炎,中暑,喉痛,蛔蟲病,關節痛。”

5、南藥《中草藥學》:“祛風溼,止血。”

6、《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利溼,散瘀消腫。主治痢疾,腸炎;外用治牛皮癬,跌打損傷,瘡癤腫毒,風溼痺痛,外傷出血,中耳炎,眼結膜炎。”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菌疾,腸炎:小飛蓬全草30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慢性膽囊炎:小白酒草18g,鬼針草15g,南五味子根、兩面針各6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結膜炎:魚膽草鮮葉,搗汁滴眼。

4、治中耳炎:魚膽草鮮葉搗汁,加鱔魚血滴耳。每日2次。

5、治熱性牙痛:魚膽草鮮全草,搗爛含於牙痛處。(3-5方出自《雲南中草藥》)

6、治牛皮癬:小飛蓬鮮葉揉擦患處,每日1-2次;如是膿皰型,先用全草水煎外洗,待好轉後,改用鮮葉外搽;厚痂型,當痂皮教化剝去後,用鮮葉塗搽。(《廣西本草選編》)

7、治腎囊風:小飛蓬100g。煎水洗患處。(《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莖直立,表面黃綠或綠色,具細稜及粗糙毛。單葉互生,葉片展平後線狀披針形,基部狹,先端漸尖,疏鋸齒緣或全緣,有長緣毛。多數小頭狀花序整合圓錐花序狀,花黃棕色。氣香特異,味微苦。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白酒草屬小蓬草。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具錐形直根。莖直立,有細條紋及粗糙毛,上部多分枝,呈圓錐狀,小枝柔弱。單葉互生;基部葉近匙形,長7-10cm,寬1-1.5cm,先端尖,基部狹,全緣或具微鋸齒,邊緣有長睫毛,無明顯的葉柄;上部葉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多數,直徑約4mm,有短梗,密整合圓錐狀或傘房圓錐狀;總苞半球形,直徑約3mm;總苞片2-3層,條狀披針形,邊緣膜質,幾無毛;舌狀花直立,白色微紫,條形至披針形;兩性花筒狀,5齒裂。瘦果矩圓形;冠毛汙白色,剛毛狀。花期5-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地區及內蒙古、山西、陝西、山東、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廣西、四川及雲南等地。

道地產區

我國南北地均產。自產自銷。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或田野、路旁。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