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 - 中藥材
蓖麻,中药名。为大戟科蓖麻属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根及叶。种子:消肿,排脓,拔毒。种仁油(蓖麻油):润肠通便。叶:消肿拔毒,止痒。根:祛风活血,止痛镇静。种仁:子宫脱垂,脱肛,难产,胎盘不下,面神经麻痹,疮疡化脓未溃、淋巴结核。种仁油:(榨油提纯蓖麻油)肠内积滞,大便秘结。叶: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灭蛆、杀孑孓。根:风湿关节痛,破伤风,癫痫,精神分裂症。
功效作用
功能
種子:消腫,排膿,拔毒。
種仁油(蓖麻油):潤腸通便。
葉:消腫拔毒,止癢。
根:祛風活血,止痛鎮靜。
主治
種仁:子宮脫垂,脫肛,搗爛敷頭頂百會穴;難產,胎盤不下,搗爛敷足心,湧泉穴;面神經麻痺,搗爛外敷,病左敷右,病右敷左,瘡瘍化膿未潰、淋巴結核,竹、木刺金屬入肉,搗成膏狀外敷。
種仁油:(榨油提純蓖麻油)腸內積滯,大便秘結。用量10-20ml,頓服。
葉:瘡瘍腫毒,鮮品搗爛外敷;溼疹瘙癢,煎水外洗;滅蛆、殺孑孓,取葉或種仁外殼0.5kg,加水5kg,煎30分鐘,藥液按5%的比例放入汙水或糞坑中。
根:風溼關節痛,破傷風,癲癇,精神分裂症。用量30-60g,水煎服。
用法用量
內服:根30-60g,水煎服。
不良反應
1、蓖麻子所含蓖麻毒素7mg或蓖麻鹼0.16g即可使成人致死,兒童口服5-6粒生蓖麻子即可致死。以上二種毒質加熱後可以破壞。
2、中毒後首先感到咽喉灼熱,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無尿或血尿,發熱,痙攣,最後血壓下降,休克,呼吸停止而死亡。牲畜誤食也中毒。解救時可催吐,洗胃,導瀉,每日服小蘇打5-15g,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皮下注射抗蓖麻毒血清,輸血,視病情使用止痛劑,解痙劑、強心劑等對症治療。
化學成分
種子含脂肪油(蓖麻油)30-50%、蓖麻毒素、解脂酶、毒性蛋白質、蓖麻鹼。蓖麻油的主要成分為蓖麻油酸的甘油酯約80%,此外,尚含少量異蓖麻油酸、硬脂酸及9,10-二羥基硬脂酸等的甘油酯。
藥理作用
1、所含蓖麻油透過十二指腸皂化成蓖麻油酸鈉,從而刺激小腸使蠕動增強,於服藥2-6小時後排出半流質糞便,排便後可有短期便秘。能引起盆腔器官的輕度充血。
2、蓖麻毒蛋白對小鼠艾氏腹水癌、腹水型肝癌、宮頸癌U14、肉瘤S180及白血病等動物移植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抑制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
3、蓖麻子中有血凝活性成分,並含有對小腸粘膜細胞、肝細胞及其它細胞、組織懸液有強烈凝集作用的成分,認為這種成分為蓖麻血凝素。
4、蓖麻毒蛋白有較強的致熱作用,其致熱反應比其它任何熱原都強而持久,潛伏期也大。反覆注射可以產生耐受性,但與細菌類熱原物質無交叉耐受性。
5、蓖麻毒蛋白具有很強的抗原性,以各種途徑進入人體或各種哺乳動物體內可以產生抗體和過敏反應。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破傷風:紅蓖麻根120-240g,蟬蛻15-30g,九里香30-60g。加水1000ml,煎至200ml,分3次服,每日1劑。以本方為主,配合椎管內注射抗毒血清(先作抗毒血清皮試,一般兒童3000-
6000單位,成人5000-10000位,僅注射1次)和少量冬眠藥物,合併感染者加用抗菌素,合併嚴重肺部感染者作氣管切開。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秋、冬採收種子,揀去雜質,曬乾。夏秋採根及葉,分別曬乾備用或鮮用。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大戟科蓖麻屬植物蓖麻。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在北方為高大一年生草本。莖直立,無毛,綠色或稍帶紫色,被白粉,節明顯。單葉互生,具長柄,柄端具腺體;葉片盾狀圓形;掌狀分裂,深達葉片的一半以上,裂片一般7-9,先端長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齒端具腺體,下面被白粉。夏末開花,總狀花序或似總狀圓錐花序頂生,長10-30cm或更長;花單性,同株,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雄花萼3-5裂,雄蕊多數,花絲多分枝;雌花萼3-5裂,子房3,每室1胚珠,花柱3,深紅色,2裂。蒴果球形,有3個縱槽,外被刺狀物,成熟後3裂。種子矩圓形而稍扁,長0.9-1.8cm,寬0.5-1.1cm,一面平,一面較隆起,表面光滑,有灰白色與黑棕色或黃棕色與紅棕色交錯的大理石樣紋理,一端有灰白色至淺棕色突起的種阜。
分佈區域
全國各地廣為栽培,少有野生者。野生品僅分佈於南部亞熱帶地區。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