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雞頭 - 中藥材
昏鸡头,中药名。为鳞毛蕨科贯众属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Sm.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熄风,散瘀止血,驱钩虫、蝈虫、绦虫、蛲虫的功效。主治感冒,热病斑疹,痢疾,肝炎,吐血便血,血崩,带下,乳痈,跌打损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熄風,散瘀止血,驅鉤蟲、蟈蟲、絛蟲、蟯蟲。
主治
感冒,熱病斑疹,痢疾,肝炎,吐血便血,血崩,帶下,乳癰,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化學成分
根莖含鞣質、揮發油、樹膠、糖類、氨基酸,以及貫眾甙,貫眾任甙,黃芪甙,異槲皮甙等。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血虛頭昏痛:昏雞頭配黑雞燉服。(《四川中藥志》)
2、治腸中寄生蟲病:昏雞頭、使君子肉、檳榔、榧子。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可採根莖,採挖後除去鬚根及地上部分,曬乾備用或鮮用。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根莖短小,形如雞頭,黑褐色;長5-8cm,粗3-4cm。表面密被多數葉柄殘基,並有棕黑色彎曲的細根,頂端部有紅棕色微帶光澤的鱗片。葉柄殘基瘦小,斷面呈四方形,維管束3-4個,氣微,味淡。以根莖大、鬚根少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鱗毛蕨科貫眾屬植物貫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狀莖短,傾斜或直立,密被鱗片;鱗片大形,長1cm以上,紅棕色,有亮光,卵形,漸尖。葉柄叢生,長15-30cm,密被卵形及線形鱗片,鱗片的邊緣呈流蘇狀;葉片矩圓形,長15-45cm,寬10-17cm,單數羽狀複葉,頂片三叉狀;羽片10-20對,互生,下部羽片不縮短,長10cm,寬2cm,鐮刀形,長漸尖,有短柄,基部圓形或上側耳形,邊緣具細鋸齒;葉紙質,淡綠色,葉軸被鱗毛;葉脈聯結,網狀,網眼斜六角形,內藏細脈1-2條;孢子囊群圓形,散生於小葉背面,囊群蓋大形,盾狀,邊緣呈波狀,膜質,褐色。
分佈區域
分佈長江流域,背達陝南,南至福建及兩廣北部。
生長環境
生於水溝邊、路旁、石上及陰溼處。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