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併發症的治療
1、上消化道出血:慢性嗜酒者併發上消化道出血,可能由於急性胃糜爛、潰瘍病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evb),故須視出血部位而決定治療。冰水加小量去甲腎上腺素或其他止血劑洗胃,對胃粘膜糜爛所致出血可能有效。如為門脈高壓引致門脈高壓性胃病出血,可用善得定、施他寧有效。善得定用法:0.1mg緩慢靜脈注射,隨後3mg靜脈點滴,連續滴注至少48h,潰瘍病出血可用洛賽克或雷尼替丁治療。evb治療,現可用三腔氣囊管壓迫,加善得定或施他寧治療,用法同上。為了更好較長時止血,可選擇硬化劑療法或套扎曲張靜脈血管療法(evl)。ah(酒精性肝炎)引起的門脈高壓症,經治療門靜脈壓可以恢復正常,靜脈曲張亦可消失。
2、腹水:ah和ac(酒精性肝硬化)並有腹水者,以改善肝功能為主要治療,當門靜脈壓降至正常,血清白蛋白水平增高時,尿量即自行增多。鈉攝入須限制,利尿劑的應用須慎重因ah、ac病人常合併有低鉀、低鎂、低鈣、低磷血癥。應禁用單用主要作用於近端腎小管的氯噻嗪類。 因其不能拮抗醛固酮對遠端腎小管的作用,故不僅對伴有醛固酮增多的肝硬化病人缺乏利尿作用,日_將加劇鉀、鎂的丟失,誘發低血鉀性鹼中毒和肝昏迷,故應聯合應用,如與螺內酯(50-100mg)和雙氫克尿塞(50-100mg/d)合用。治療期間應注意經常複查血、尿電解質,心電圖和血氣分析,以防發生高鉀學症。
3、肝昏迷ac和ah病人如發生肝性腦病,應注意考查其誘發原因,如消化道出血、電解質與酸鹼紊亂、繼發感染,作預防性用穀氨酸鈉、鉀不當、蛋白質攝入過多等。 其原因有時錯綜複雜。消化道出血與感染應予控制,電解質和酸鹼紊亂應及時糾正。同時宜減少腸道細菌對氨基酸和尿素類分解。
4、感染 由於ah、ac患者營養狀態較差,免疫力低下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衛生條件較差等因素影響,病人極易感染,特別是肺部感染和細菌性自發性腹膜炎。肺炎的發生率高於人群中3-4倍,且為重要致死原因之一,故對其防治應於重視。同時應注意細菌性自發性腹膜炎的早期診斷。除常規指標外,目前注重腹水ph與中性多核細胞(pmn)絕對計數。三者中兩項陽性即應考慮可能併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並給予相應及時治療。
5、電解質與酸鹼平衡失調 由於攝入少、排洩多、胃腸道與腎小管吸收不良以及乙醇所致酸鹼紊亂,在ac、ah病人中,常出現電解質與酸鹼紊亂,併發低鉀、低鎂、低鈣、低磷血癥及各種酸鹼失衡。其產生機制與乙醇代謝產生乳酸和其他代謝併發症,如貧血、肌痛、橫紋肌溶解、戒酒綜合徵、肝昏迷等有關。低鉀、低鎂、低鈣、低磷常伴同存在,臨床表現抽動、震顫、瞻望等症狀不易區別,心電圖亦缺乏特異表現,須監測血、尿電解質。
乙醇代謝產生高乳酸血癥、酮症,可導致ag(陰離子間隙)代謝性酸中毒,乙醇過度麻醉抑制呼吸可致呼吸性酸中毒,戒酒綜合徵過度呼吸可致呼吸性鹼中毒,劇烈嘔吐又可致低氯、低鉀性代謝性鹼中毒,後者易誘發肝性腦病。如合併嚴重感染和醫療上治療不當,更為複雜,故須重視監測電解質、血氣分析、心電圖以及檢查治療是否得當,結合臨床及時調整治療。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