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生蓮 - 中藥材

倒生莲,中药名。为铁角蕨科植物长生铁角蕨AspleniumprolongatumHook.的全草或叶。分布于西南、中南(河南除外)及甘肃、浙江、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具有清热除湿,化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咳嗽痰多,风湿痹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乳腺炎,吐血,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除溼,化瘀止血。

主治

用於咳嗽痰多,風溼痺痛,腸炎痢疾,尿路感染,乳腺炎,吐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燒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或泡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藥理作用

抑制桿菌作用。

相關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消水腫,治跌打腰痛,療風溼,散瘀血,通關節。”

2、《貴州草藥》:“清熱除溼,驅風,化瘀生新。治風溼疼痛,咳嗽痰多,骨折,吐血。”

3、《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續筋,止血;治肺癆吐血,痢疾,血淋,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咳嗽痰多:仙人架橋30g。煨水服。

2、治風溼疼痛:仙人架橋30g。泡酒服。

3、治吐血:仙人架橋60g。煨水服。(1-3方出自《貴州草藥》)

4、治火眼紅腫:長生鐵角蕨葉,散血草。搗爛,敷眼或取汁點眼。

5、治火傷:長生鐵角蕨葉搗爛,調麻油搽。長生鐵角蕨葉曬乾,研末,調麻油搽。

6、治金創:長生鐵角蕨葉9g,釣竿草9g,松香木9g。搗爛敷。(4-6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根莖短,頂端有披針形鱗片,並有多數鬚根。葉柄壓扁;葉片條狀披針形,長10-25cm,寬3-4.5cm,二回深羽裂,羽片矩圓形,長1.3-2cm,寬8-10mm,裂片狹條形,鈍頭,全緣,有1條小脈,先端有小囊,表面皺縮;葉軸先端延伸成鞭狀。孢子囊群沿葉脈上側著生,囊群蓋長圓形,膜質。質稍韌。氣微,味微苦。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鐵角蕨科植物長生鐵角蕨。

形態特徵

長生鐵角蕨:又名長葉鐵角蕨。植株高20-40釐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5-8毫米,黑褐色,有棕色狹邊,有光澤,厚膜質,全緣或有微齒牙。葉簇生;葉柄長8-18釐米,粗1.5-2毫米,淡綠色,上面有縱溝,幹後壓扁,幼時與葉片通體疏被褐色的纖維狀小鱗片,以後陸續脫落而漸變光滑;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0-25釐米,寬3-4.5釐米,尾頭,二回羽狀;羽片20-24對,相距1-1.4釐米,下部(或基部)的對生,向上互生,斜向上,近無柄,彼此密接,下部羽片通常不縮短,幾中部的長1.3-2.2釐米,寬0.8-1.2釐米,狹橢圓形,圓頭,基部不對稱,上側截形,緊靠葉軸,下側斜切,羽狀;小羽片互生,上先出,上側有2-5片,下側0-3(-4)片,斜向上,疏離,狹線形,略向上彎,長4-10毫米,寬1-1.5毫米,鈍頭,基部與羽軸合生並以闊翅相連,全緣,上側基部1-2片常再二至三裂,基部下側一片偶為二裂;裂片與小羽片同形而較短。葉脈明顯,略隆起,每小羽片或裂片有小脈1條,先端有明顯的水囊,不達葉邊。葉近肉質,幹後草綠色,略顯細縱紋;葉軸與葉柄同色,頂端往往延長成鞭狀而生根,羽軸與葉片同色,上面隆起,兩側有狹翅。孢子囊群狹線形,長2.5-5毫米,深棕色,每小羽片或裂片1枚,位於小羽片的中部上側邊;囊群蓋狹線形,灰綠色,膜質,全緣,開向葉邊,宿存。染色體2n=144。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中南(河南除外)及甘肅、浙江、福建、臺灣、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200-2000m的闊葉林中樹幹或溼岩石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