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臥床病人褥瘡治療

褥瘡(又稱壓瘡)是由於區域性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氧、缺血,營養不良而致組織壞死的壓力性潰瘍。這種潰瘍多出現於身體受壓的部位,一旦形成,輕則給患者帶來痛苦,影響疾病的治療,重則可感染、併發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正常人即使每天較長時間臥床也不會發生褥瘡,臥床病人之所以容易發生褥瘡,與病人長時間沒有改變體位密切相關。

對於癱瘓或床上活動困難的病人,要制定具體的翻身計劃以定時翻身。一般來說,白天每兩小時幫病人翻身一次,夜間不超過三小時翻身一次,翻身動作要輕,避免拖、拉、推的動作。

褥瘡多發生在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隆突處及受壓部位,所以每次翻身均應檢查受壓的骨突部,以便及時瞭解面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臥位姿勢不同,受壓點相應有所不同。仰臥位時以肩胛部(背部)、肘、骶尾部(臀部)、枕骨粗隆(後腦勺處)、足跟等受壓為主,側臥位則以耳部、肩部、肘部、髖部、膝關節的內外側、內外踝(俗稱足眼)受壓為主,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臥位著重檢查不同的受壓點,以確定有無面板損傷。有條件的家庭,可幫病人鋪上專門的氣墊床,這可減輕病人區域性的受壓情況,預防褥瘡。

第二是區域性按摩。對於受壓的骨突部位,在翻身時應給予一定的按摩,尤其是發現受壓面板出現硬結時,要在減壓的同時給予50%酒精區域性按摩。

按摩時不要用手指,要用手掌的大、小魚際肌(即拇指和小指下方的兩塊肌肉),注意不要和按摩處的面板產生摩擦力和剪下力,每個部位每次按摩3-5分鐘。如果面板已經破損,發生潰瘍感染,這時最好不要擅自處理,應請社羣醫護人員上門協助護理,以防感染進一步擴散。

第三是保持面板清潔和乾燥。

防止面板受到汙物的刺激,如有大小便汙染時,必須隨時進行清洗和更換尿墊,以保護面板免受刺激。床鋪要經常保持清潔乾燥,平整無碎屑,被服汙染要及時更換。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