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弧菌
霍亂弧菌
霍亂弧菌(v.cholera)是人類霍亂的病原體,霍亂是一種古老且流行廣泛的烈性傳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現為劇烈的嘔吐,腹瀉,失水,死亡率甚高。屬於國際檢疫傳染病。 霍亂弧菌包括兩個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埃爾託生物型(el-tor bio-type)。這兩種型別除個別生物學性狀稍有不同外,形態和免疫學性基本相同,在臨床病理及流行病學特徵上沒有本質的差別。自1817年以來,全球共發生了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前六次病原是古典型霍亂弧菌,第七次病原是埃爾託型所致。
1992年10月在印度東南部又發現了一個引起霍亂流行的新血清型菌株(0139),它引起的霍亂在臨床表現及傳播方式上與古典型霍亂完全相同,但不能被01群霍亂弧菌診斷血清所凝集,抗01群的抗血清對0139菌株無保護性免疫。在水中的存活時間較01群霍亂弧菌長,因而有可能成為引起世界性霍亂流行的新菌株。
(一)形態與培養特性
新從病人分離出古典型霍亂弧菌和eltor弧菌比較典型,為革蘭氏陰性菌,菌體彎曲呈弧狀或逗點狀,菌體一端有單根鞭毛和菌毛,無莢膜與芽胞。經人工培養後,易失去弧形而呈桿狀。取霍亂病人米泔水樣糞便作活菌懸滴觀察,可見細菌運動極為活潑,呈流星穿梭運動。營養要求不高,在ph8.8~9.0的鹼性蛋白腖水或平板中生長良好。因其他細菌在這一ph不易生長,故鹼性蛋白腖水可作為選擇性增殖霍亂弧菌的培養基。在鹼性平板上菌落直徑為2mm,圓形,光滑,透明。
霍亂弧菌能還原硝酸鹽為亞硝酸鹽,靛基質反應陽性,當培養在含硝酸鹽及色氨酸的培養基中,產生靛基質與亞硝酸鹽,在***存在時,生成紅色,稱為霍亂紅反應,但其他非致病性弧菌亦有此反應,故不能憑此鑑定霍亂弧菌。el tor型霍亂弧菌與古典型霍亂弧菌生化反應有所不同。前者vp陽性而後者為陰性。前者能產生強烈的溶血素,溶解羊紅細胞,在血平板上生長的菌落周圍出現明顯的透明溶血環,古典型霍亂弧菌則不溶解羊紅細胞。個別el tor型霍亂弧菌株亦不溶血。
(二)抗原性
根據弧菌o抗原不同,分成Ω鮁清群,第∪喊括霍亂弧菌的兩個生物型。第∪a、b、c三種抗原成份可將霍亂弧菌分為三個血清型:含ac者為原型(又稱稻葉型),含ab者為異型(又稱小川型),a、b、c均有者稱中間型(彥島型)。
(三)抵抗力
霍亂弧菌古典生物型對外環境抵抗力較弱,el-tor生物型抵抗力較強,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1~3周,在鮮魚,貝殼類食物上存活1~2周。
霍亂弧菌對熱,乾燥,日光,化學消毒劑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溫,耐鹼。溼熱55℃,15分鐘,100℃,1~2分鐘,水中加0.5ppm氯15分鐘可被殺死。0.1%高錳酸鉀浸泡蔬菜、水果可達到消毒目的。在正常胃酸中僅生存4分鐘。
(一)致病性
人類在自然情況下是霍亂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透過汙染的水源或飲食物經口傳染。在一定條件下,霍亂弧菌進入小腸後,依靠鞭毛的運動,穿過粘膜表面的粘液層,可能藉菌毛作用粘附於腸壁上皮細胞上,在腸粘膜表面迅速繁殖,經過短暫的潛伏期後便急驟發病。該菌不侵入腸上皮細胞和腸腺,也不侵入血流,僅在區域性繁殖和產生霍亂腸毒素,此毒素作用於不粘膜上皮細胞與腸腺使腸液過度分泌,從而患者出現上吐下瀉,瀉出物呈“米泔水樣”並含大量弧菌,此為本病典型的特徵。
霍亂腸毒素本質是蛋白質,不耐熱,56℃經30分鐘,即可破壞其活性。對蛋白酶敏感而對胰蛋白酶抵抗。該毒素屬外毒素,具有很強的抗原性。現已能將該毒素高度精製成晶狀,仍保持極強的生物學活性。
霍亂腸毒素致病機理如下:毒素由a和b兩個亞單位組成,a亞單位又分為a1和a2兩個肽鏈,兩者依靠二硫鏈連線。a亞單位為毒性單位,其中a1肽鏈具有酶活性,a2肽鏈與b亞單位結合參與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中的轉位作用。b亞單位為結合單位,能特異地識別腸上皮細胞上的受體。1個毒素分子由一個a亞單位和4℃6個b亞單位組成多聚體。霍亂腸毒素作用於腸細胞膜表面上的受體(由神經節苷脂gm1組成),其b亞單位與受體結合,使毒素分子變構,a精緻單位進入細胞,a1肽鏈活化,進而啟用腺苷環化酶(ac),使三磷酸腺苷(atp)轉化為環磷酸腺苷(camp),細胞內 camp濃度增高,導致腸粘膜細胞分泌功能大為亢進,使大量體液和電解質進入腸腔而發生劇烈吐瀉,由於大量脫水和失鹽,可發生代謝性酸中毒,血迴圈衰竭,甚至休克或死亡。
(二)免疫性
患過霍亂的人可獲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者少見。病人在發病數日,血液中即可出現特異性抗體,7℃14天抗體滴度達高峰,隨後逐漸下降至較低水平,但能持續約3個月之外。病後小腸內可出現分泌型lga。體液抗體與免疫的關係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區域性 slga可在腸粘膜與病菌之間形成免疫屏障,有阻斷粘附和中和毒素的作用。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