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症兒童最佳干預期是3-6歲

  “世界孤獨症日”,其主旨是呼籲全世界對孤獨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p早期治療。

  兒童孤獨症(自閉症)是一種由大腦神經及基因的病變引起的廣泛性發育障礙,通常發病於三歲之前,以明顯的社會交往障礙、言語發育障礙以及刻板的興趣、奇特的行為方式為主要特徵。近年來,其發病率在世界各地呈急劇膨脹趨勢,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其發病率近年來處於快速上升趨勢,已高達1/150,且不分人種、地域。

  孤獨症兒童的最佳干預期是3-6歲,一旦錯過或延誤治療,可能造成患者終身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對他人及社會構成傷害,孤獨症兒童的家庭也因此長期背上經濟和精神重負。美國每年對孤獨症的社會支出為350億美元。

  我國的發病率也呈直線上升趨勢。2003年,全國殘疾人普查表明,該症發病率已佔我國精神殘疾人的首位。由於此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一般終生不能治癒,因此顯得極為神秘。目前國內對兒童孤獨症的知識普及率還很低,缺乏規範的標準,篩出率也很低,在科學研究、臨床診斷、教育培訓、康復訓練等方面均遠遠落後於美國等國家。

  中殘聯根據《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等已經制定的實施方案中,首次明確在全國31個試點城市開展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由中華慈善總會和北京五彩鹿兒童行為矯正中心共同發起的“五彩路孤獨症兒童救助基金”,意在實施中殘聯方案,填補該領域眾多科學研究空白,推進我國對孤獨症兒童的救助,力爭讓更多的孤獨症兒童得到科學、規範、有效的康復訓練,使這些兒童能夠走上一條五彩斑斕的人生道路,自然生存甚至貢獻於和諧多元的社會。日前北京師範大學特教中心專門成立自閉症研究中心,將從研究角度為孤獨症的矯治探索一條規範之路。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