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增高的分類

顱內壓增高是臨床腦損傷的主要原因。顱內壓增高可直接影響腦灌注壓,引起腦血流量減少,致使腦缺血、缺氧而產生腦水腫,進一步加重顱內壓增高,甚至產生腦疝。

顱內壓增高是由多種原因和因素引起的。根據起病原因、速度和預後,可分為彌慢性和侷限性顱內壓增高,急性和慢性顱內壓增高及良性顱內壓增高。按病因分類:1、瀰漫性顱內壓增高:多由於顱腔狹小或腦實質普遍性的體積增加所引起。其特點是顱腔內各部位及各分腔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壓力差,因此在腦室造影、顱腦ct等攝片檢查上,腦組織及中線結構顯示沒有明顯移位。臨床常見各種原因引起的瀰漫性腦膜炎、瀰漫性腦水腫、交通性腦積水等造成的顱內壓增高都屬此種型別。這類病人對顱內壓增高的耐受性較大,釋放出部分腦脊液後增高的顱內壓可見到明顯下降,顱內壓增高症狀可明顯好轉,壓力解除後神經功能恢復也較快。

2、侷限性顱內壓增高:多因顱內某一部位有侷限性的擴張病變引起,在病變部位壓力首先增高,促使它附近的腦組織受到來自病灶的壓力而發生移位,並把壓力傳向遠處,在顱內各分腔之間存在著壓力差,這種壓力差是導致腦室、腦幹及中線結構移位的主要動力。神經外科臨床上見到的顱內壓增高大多數屬於此種型別。其原因常見有顱內各種佔位性病變,如腫瘤、膿腫、囊腫、肉芽腫等。病人對這種型別顱內壓增高的耐受力較低,壓力解除後神經功能的恢復較慢且常不完全,這可能與腦移位和腦受壓引起的腦血管自動調節功能損害和血腦屏障的區域性破壞有關。由於腦區域性受壓較久,區域性的血管長期處於張力消失狀態,血管壁肌層失去了正常的舒縮能力,因此血管腔被動地隨顱內壓的降低而擴張,血腦屏障破壞,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並有滲出,甚至發生腦實質的出血和水腫,即使壓力已被解除,神經功能在短期內仍不易恢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