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移植術所致青光眼的原因

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後青光眼其發生率國外文獻報道為10%~60%,國內文獻報道為9.7%~19.6%。發生率不同可能與病例選擇、手術技術條件以及診斷標準等有關。那麼角膜移植術所致青光眼的原因是什麼呢?

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後青光眼的發病機制十分複雜,常常是多種機制共同導致了眼壓升高,常見的機制有:

1、小梁網塌陷:正常眼的小梁網由於存在角膜後彈力層的前支撐和晶狀體-懸韌帶完整系統的後支撐結構,因此維持著相應的形態並起到正常的房水引流功能。研究發現大植片角膜移植術後房水流出量下降更明顯,可能與其更易於減弱角膜後彈力層對小梁網的前支撐作用有關。如果是無晶狀體眼,晶狀體的摘除使小梁網失去了懸韌帶的張力,又減弱了後面的支撐。如此失去了前後兩面支撐的小梁網就更易於塌陷,造成房水流暢係數下降,眼壓升高。臨床研究也表明白內障的手術方法明顯影響到穿透性角膜移植聯合白內障摘除手術後的青光眼發生率,聯合囊內摘除術其發生率為74%,而聯合囊外摘除術則為45%。

2、虹膜前粘連:虹膜前粘連造成虹膜角膜角房水排出明顯受阻,存在2種形式。一種是較常見的虹膜與角膜植片對合處粘連,特點是周邊前房淺但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由於角膜植床或植片水腫增厚,或虹膜炎性水腫增厚,或者角膜植片對合不良,從而使兩者較易接觸、粘連;或者縫合植片時將虹膜組織縫在一起。一旦虹膜與角膜植片對合處發生粘連,很可能進一步擴充套件到全周形成環行粘連,導致眼壓急性升高。另一種形式是周邊虹膜前粘連,患眼術前常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前粘連,儘管術中進行了周邊虹膜粘連分離,術後及時重建前房,但還是較易形成周邊虹膜前粘連,甚至加重前粘連。周邊虹膜前粘連還可發生在聯合白內障摘除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後。多次眼內手術創傷、前房內積血和嚴重炎症滲出時發生虹膜前粘連的可能性就更大。穿透性角膜移植術使用比植床稍大的植片有助於前房深度的恢復,可避免周邊前房過淺而致的術後虹膜前粘連。

角膜植片與植床縫合處瀰漫性滲漏可引起虹膜前移,導致前房變淺、房角關閉。術前存在的淺前房、窄房角,角膜移植術術中低眼壓引起脈絡膜脫離也可使晶狀體位置前移,加重瞳孔阻滯。角膜移植術後的炎症反應使瞳孔緣與晶狀體、人工晶狀體或玻璃體前界膜發生粘連,或瞳孔區玻璃體疝的形成,也是常見的病理性瞳孔阻滯。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