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強迫症的治療

  強迫症的患兒除應請心理醫生診斷和藥物治療外,還應在醫生的鼓勵和指導下,透過反覆訓練和實踐主動矯正那些令人苦惱的觀念、意向或行為,治療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樹立信心

對於有強迫症的兒童,家長要幫助他們自覺認識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點,指導孩子處理問題要當機立斷,幫助他們出主意,想辦法,克服遇事猶豫不決的弱點,讓孩子瞭解人的一生中必然要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不可能對每一件事情都處理得那麼合適與周全,出現一些總是是在所難免的。鼓勵孩子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評價,應該看到自己的力量,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多方創造條件,讓孩子獲得成功,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心。還要注意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以減少他們不必要的疑慮。

意念訓練

兒童出現不可剋制的強迫現象時,家長要幫助兒童用意念努力對抗強迫現象,使緊張恐懼的心情放鬆,並告訴兒童這種行為沒有任何意義,並分散兒童的注意力。當然,做到這點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有毅力,經過反覆訓練,多數兒童的強迫現象才會逐步消失。

行為療法

對單純用意念不能對抗的強迫現象,可以採用“行為對抗療法”幫助矯正。

對抗療法基本上是一種操作性條件反射過程,把對抗刺激與強迫行為反覆多次結合,形成一種新的條件反射,使之與原來的強迫行為相對抗,消除原有的錯誤行為。

具體做法是:吩囑兒童右手腕上套進用三股皮筋組成的橡皮圈,一旦出現不可剋制的強迫現象時,加反覆計數、反覆檢查等,立即拉彈右手腕上的橡皮圈,以對抗強迫現象,橡皮圈的拉彈力量以手腕面板稍有疼痛感為宜,同時計數拉彈次數及強迫現象持續的時間。剛開始時需要拉20-30次,才能對抗強迫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訓練,當拉彈橡皮圈3-5次能對抗強迫現象的時候,橡皮圈就可以脫掉,以後再出現強迫現象,就立即能想到手腕上橡皮圈的對抗力量,用自己的意念就能消退強迫慾念。

培養愛好

家長要鼓勵強迫症的患兒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外界接觸,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如唱歌、跳舞、聽音樂、打球、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腦興奮灶去抑制強迫症狀的興奮灶,轉移對強迫症狀的高度注意力,這樣可大大促進病情的恢復。

糾正父母不良性格

如果強迫症患兒的父母有性格偏異如特別愛清潔,過分謹慎,過於刻板,優柔寡斷,遲疑不決等,要予以糾正,否則會影響患兒強迫症狀的康復,並且不利於孩子以後的心理發展,這一點甚為重要。

藥物治療

嚴重的強迫症患兒,由於強迫症狀影響了上課學習和日常生活,因此必須進行藥物治療。

臨床實踐表明,使用氯丙咪嗪結合其他藥物,對於強迫觀念為主的強迫症,療效比較滿意,但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由小劑量開始使用,且需要連續較長時間的藥物治療,才可控制強迫症狀。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