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痛經可能由6種婦科病引發
這些疾病會引起痛經:
宮頸炎,慢性宮頸炎的疼痛在月經期、排便或性交時加重。慢性宮頸炎多見於產婦,因分娩、流產及手術損傷,子宮頸或區域性經長期刺激感染細菌所致,也可由急性宮頸炎轉變而來。一般伴生病症有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息肉、宮頸腺囊腫等。
內分泌失調,是原發性痛經的一種,主要為內分泌機能不足,精神壓力過大,生活方式不良導致內分泌失調,使月經不規律和痛經發生。
生殖道畸形,宮體過分前傾、處女膜閉鎖等機械性阻塞,使經血流出不暢、積血,誘發子宮平滑肌不正常收縮,從而發生痛經。一般是出現逐漸加重的週期性下腹痛,下腹可能出現逐漸增大的包塊。
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痛經範圍很大,主要表現為雙側上腹持續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時伴肛門墜脹感。除了經期腹痛加重,勞累、性交或排便時也會加重症狀,可伴有尿頻、白帶量多、色黃或月經異常及不孕等症。有時有低熱、易感疲勞,部分病人因病程長而出現神經衰弱症狀,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適等。由於盆腔淤血,甚至會導致輸卵管粘連阻塞而致不孕,因此女性一定要重視盆腔炎。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是最常見的特徵。疼痛於經前1-2天開始,經期第一天最為嚴重,一陣陣的下腹脹痛,或伴有腰痠,嚴重的疼痛可牽涉到外陰、肛門等部位,持續時間可長可短,待大塊紫紅色子宮內膜排出後,痛經好轉。
子宮黏膜下肌瘤,因肌瘤向子宮黏膜方向生長,突出於宮腔,影響經血排出,故可引起子宮異常收縮,發生痛經,表現為下腹墜脹、腰痠背痛,並伴有經量增多及週期紊亂。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