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的病理變化

  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最常見的一種病理改變。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稱為宮頸糜爛。糜爛面為完整的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因柱狀上皮菲薄,其下間質透出呈紅色,並非真性糜爛。真性糜爛病理學指上皮脫落。

  國外已廢棄宮頸糜爛這一名詞,改稱宮頸柱狀上皮異位(columnarectopy),因我國應用宮頸糜爛多年,本文仍沿用這一名詞。由於宮頸管柱狀上皮抵抗力低,病原體易侵入發生炎症。宮頸糜爛發生的機制仍不明確。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生理情況如青春期、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藥婦女,由於雌激素水平增高,宮頸管柱狀上皮增生,原始鱗柱交界外移,可見宮頸外口呈紅色,細顆粒狀,形似糜爛,為生理性宮頸糜爛。當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狀上皮又可退回宮頸管。

宮頸糜爛根據糜爛深淺程度分為3型:

  ◆ 在炎症初期,糜爛面僅為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表面平坦,稱為單純性糜爛;

  ◆ 隨後由於腺上皮過度增生並伴有間質增生,糜爛面凹凸不平呈顆粒狀,稱為顆粒型糜爛;

  ◆ 當間質增生顯著,表面不平現象更加明顯呈乳突狀,稱為乳突型糜爛。

根據糜爛面積大小可將宮頸糜爛分為3度:

  ◆ 輕度指糜爛面小於整個宮頸面積的l/3;

  ◆ 中度指糜爛面佔整個宮頸面積的1/3~2/3;

  ◆ 重度指糜爛面佔整個宮頸面積的2/3以上。

  診斷宮頸糜爛應同時表示糜爛的面積和深淺。舉例,診斷為中度糜爛、乳突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