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肛門脫肛症狀

一般來說脫肛或稱直腸脫垂指肛管直腸外翻而脫垂於肛門外常見於體虛的小兒及老年人或新產婦或有長期瀉痢、咳嗽等病史或有內痔環切手術史。一般的症狀是便後有黏膜自肛門脫出並可自行縮回;以後漸漸不能自行回覆需用手上託能復位常有少許黏液自肛門流出排便後有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排便次數增多。

小兒脫肛的治療方法:便後應及時復位。將患兒脫出物用潔爾陰液或溫鹽水洗淨,俯臥於術者或父母雙膝上,術者右手執清潔的衛生紙,上塗石蠟油,緩慢將脫出物推入肛門內;清潔肛周面板,用寬膠布固定。糾正造成脫肛的原發因素,治癒便秘、腹瀉、痢疾、百日咳等。養成定時排便習慣,也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脫肛的治療辦法。中藥補中益氣丸,有收斂,固澀,升提作用。保守療法:如果脫肛繼發於便秘、腹瀉等疾病,就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病,原發病治好了,脫肛多能痊癒。治療期間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側臥位或仰臥位排便,小嬰兒可直著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堅持1~2個月,多數脫肛可以痊癒。如改變排便方法後脫肛未愈則可行手法復位,用紗布折成厚墊,壓住肛門,用粘膏將兩臀拉緊粘牢,令小兒臥床1~2周,堅持臥位排便,多可痊癒。最後,建議患者在脫肛的治療辦法選擇的時候,可以選擇中醫治療,其效果也是很好的。

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稱為直腸脫垂,俗稱脫肛。直腸壁部分下移,即直腸黏膜下移,稱黏膜脫垂或不完全脫垂;直腸壁全層下移稱完全脫垂。若下移的直腸壁在肛管直腸腔內稱內脫垂;下移到肛門外稱為外脫垂。直腸脫垂多發生於兒童和中老年女性。兒童直腸脫垂多為黏膜脫垂,通常5歲前可自愈。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