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解析: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在面板科不常見,尤以不典型病例易誤診,現將我科所診治的2例做一報告。
1 臨床資料
病例1
【患者情況】患者,男,43歲,鄉幹部。半年前,患者發現頸、胸部出現米粒大小、單個散在淡紅色丘疹,持續生長,不見消退,出汗時有輕微癢痛感。在當地醫院以毛囊炎口服麥迪黴素、螺旋黴素片,外用紅黴素軟膏等治療,皮疹未消退,且向四周擴充套件。患者平素體健,少有患病。
【查體情況】患者體型肥胖,各系統檢查未見異常。面板:油膩性,頸、胸部可見米粒樣大小,散在對稱性淡紅色或正常膚色毛囊性丘疹,互不融合,個別丘疹上覆鱗屑或膿皰,皮損周邊見少許抓痕。在皮損處刮取鱗屑直接真菌檢查,未見菌絲,取毛囊性丘疹組織病理:HE染色見擴大的毛囊口內有較多嗜伊紅角化物和聚整合堆的圓形和卵圓形孢子,毛囊上皮有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浸潤。
【診斷情況】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治療同例1。治療4周後,皮疹完全消失,皮損處見少許色素沉著。隨訪3個月未見覆發。
病例2
【患者情況】患者,男,22歲,農民,因面、頸、胸部紅色丘疹伴膿瘡反覆3年就診。3年前,患者面及頸部出現粟粒大小紅色丘疹,散在,單生長,不痛不癢,很難消退,逐漸增多,個別呈囊性小膿皰。自購膚輕鬆軟膏外擦無效,後在當地鄉醫院及某縣級醫院診斷為痤瘡及毛囊炎。先後口服四環素、紅黴素、甘草鋅片等治療,病情未見好轉。皮疹逐漸向頸下及胸部擴充套件,受熱時偶有輕度瘙癢。患者平素體健,否認其他傳染病史。
【查體情況】一般情況良好,各系統檢查無異常發現。面板科查體:面板油膩,面、頸、胸、背部可見廣泛、散在、粟粒大小、較對稱毛囊性紅色丘疹,互不融合,上腹部及雙上臂見少許散在類似皮損。頸中部及胸骨柄處可見個別皮疹稍大,上覆少許鱗屑,個別呈膿皰。在典型皮損處刮取鱗屑真菌檢查,鏡下可見菌絲。
【診斷情況】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治療方法】口服酮康唑片,每日0.2g,外用皮康霜每日2次,1周複診時,皮疹有消退,繼續鞏固治療2周,病情明顯好轉,改口服酮康唑,每週3次,劑量同前,再治療2周後,皮疹全部消退,隨訪半年未見覆發。
2 討論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圓形糠秕孢子菌和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性病變,是近些年發現的獨立疾病,1973年正式命名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本病多見於中青年面板油膩患者。典型皮損為圓形毛囊性紅色小丘疹,直徑為2~4mm,廣泛、散在而對稱生長,互不融合。好發於胸、頸、面、肩、背和上肢,個別皮疹有細小鱗屑,伴有散在毛囊性小膿皰,少有自覺症狀,時有癢、灼熱、刺痛感。病情遷延,抗生素或皮質激素治療常無效或使病情加重。皮損真菌檢查或培養,可見圓形孢子或菌絲。組織病理,切片PAS染色,見毛囊口及毛囊漏斗部有聚整合堆的紫紅色圓形或卵圓形孢子,毛囊上皮則有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本病易與痤瘡、毛囊炎、毛囊蟲皮炎等疾病混淆,應注意鑑別。
本文2例誤診原因分析,患者為中青年,且皮疹發生於面、頸、胸、背部,呈毛囊性,個別見膿皰,故極易與青春期痤瘡、毛囊炎混淆。其次對糠秕孢子菌毛囊炎認識欠深,忽略了該病皮損廣泛,且對稱性分佈,呈毛囊性紅色圓形小丘疹,病程較長,與刺激性食物無明顯關係,在抗生素治療不佳,皮疹繼續擴充套件時,應及時做病原學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以便確診。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