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肺結核疾病應遠離感染源

對於肺結核疾病大家都不陌生,肺結核疾病是一種頑疾,主要影響的是人們的肺部健康,嚴重時影響患者各個部位的健康。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這樣才能遠離感染源。下面就為大家講述肺結核是如何產生的。

一、結核菌

結核菌屬於分支桿菌,生長緩慢,在改良羅氏培養基上培養需4-6周才能繁殖成明顯的菌落。塗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稱抗酸桿菌。鏡檢為細小、稍彎的桿菌,對外界反抗力較強,在陰溼處能生存5個月以上,但在烈日曝曬2小時,5%-12%來蘇接觸2-12小時,70%酒精接觸2分鐘,或煮沸1分鐘,均能被殺滅。將痰吐在紙上直接燒掉是最簡易的滅菌方法。

結核菌含有類脂質、蛋白質和多糖類。在人體內,類脂質能引起單核細胞、上皮樣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而形成結核結節,蛋白質可引起過敏反應,中性粒細胞和大單核細胞浸潤,多糖類則引起某些免疫反應。結核菌分為人型、牛型及鼠型等種類。前兩型為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菌。人型和牛型菌形態相似,對豚鼠皆有強致病力,但人型菌對家兔致病力遠較牛型菌為弱。人型菌可產生大量煙酸,而牛型菌則煙酸試驗陰性。牛型結核菌可經飲用未消毒的帶菌牛乳引起腸道結核感染。

病灶中菌群常包括數種不同生長速度的結核菌。代謝旺盛不斷繁殖的結核菌致病力強,傳染性大,也易被抗結核藥物所殺滅,在吞噬細胞內的酸性環境中受抑制的結核菌和偶然繁殖菌只對少數藥物敏感,可為日後復發的根源,休眠菌一般耐藥,逐漸被吞噬細胞所消滅。

在繁殖過程中,結核菌由於染色體上基因突變出現極少量天然耐藥菌,單用一種藥物可殺滅大量敏感菌,但天然耐藥菌卻不受影響,繼續生長繁殖,最終菌群中便以耐藥菌為主,抗結核藥物失效。另一種發生耐藥性的機制是藥物與結核菌接觸後,有些菌發生誘導變異,逐漸能適應在含藥環境中繼續生存。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