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關節疼痛都成了天氣預報了!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現代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嚴重的影響。一到颳風下雨的天氣,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朋友們就像是一個人肉天氣預報,用他們的疼痛幫我們預報著即將到來的電閃雷鳴。那麼面對這些患者們,我們應該如何對其進行護理呢?想知道答案的話就趕緊往下看吧!

  民間早有“三分治療、七分調理”之說,這話尤其適用於類風溼病人。實踐證明,護理工作在促進疾病康復和改善關節功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應予以認真對待。類風溼病人能夠住院治療的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都是在家中進行治療。因此,對家屬說來,掌握一套在家庭生活中護理病人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那麼,怎樣護理類風溼病人呢?

  一般性護理

  護理人員應懂得一些類風溼病的知識,以便能及時觀察病人病情的變化,提出合理的治療意見,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要認真細心,善於做心理工作;能指導病人定時、合理用藥,並觀察藥物的療效及副作用;注意生活起居,衣被勤洗勤曬,保持乾燥。居住環境切忌潮溼,避免受涼,以免“復感於邪”而加重病情。良好的護理並不是代替病人做所有的事情。如果沒有特殊醫學上的理由,病人應當自己照顧自己。若家屬代做了這些,只會造成病人過度的依賴。應該讓病人學會如何儘可能地自給自足,當然,類風溼如在急性發作期,病人需要更多幫助時除外。為了幫助病人能獨立生活,應儘可能改善房間內的設施,如在廚房的牆上裝置一些欄杆、高椅子,使病人站起來比較方便;廁所的位置也應升高,不僅方便而且舒服。

  休息與運動

  類風溼患者既要休息以利於炎症消退,又要運動關節以利於保持關節功能。這是一對矛盾,但應該處理好這對矛盾。在類風溼急性期,要減少活動,適當休息,以助炎症消退。保持良好的睡眠和午睡也很重要。若在激素治療期間,應避免活動過度,以防止關節炎症加重或惡化。儘量保持肌肉鬆弛,避免肌肉攣縮。儘可能讓病人自己變換肢體位置,避免強迫和暴力搬動病人。當炎症和疼痛減輕後,即應做一些不使關節腫痛加重的活動,以增強肌力,防止關節攣縮、強直和肌肉失用性萎縮。活動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若前一天活動後關節腫痛或僵硬感加重,翌日晨起仍不消失並出現疲乏無力時,說明運動量過大或方法不當,應暫停運動鍛鍊1~2天后再試進行。慢性或恢復期病人,應以主動運動為主。為病人制定運動鍛鍊計劃,如體操、散步、太極拳、氣功等,以防關節功能不全和殘廢。

  飲食與營養

  類風溼病人對飲食沒有特殊的要求,因本病不是營養缺乏病。但由於病人長期患病,慢性消耗,加上食慾不佳,入量不足,可能有消瘦及蛋白質缺乏的表現。因此,應讓病人進食富於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並根據每個人的需要,進行適當調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強調適宜的或理想的食物,而不管病人能否吃下去,應根據病人的飲食愛好調理飲食。病人出現較明顯的貧血時,應增加含鐵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等;對全身骨質明顯疏鬆的病人,除增加蛋白質、維生素D和鈣質外,服用激素者還應停用激素,多曬太陽,並服用中西健骨藥物如魚肝油,六味地黃丸等;長期服用激素的病人,應多進些富含鉀和鈣的食物。

  姿勢護理

  病人的姿勢護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不良的姿勢對病人的潛在威脅很大。如病人為了減輕疼痛,在膝關節下面安放枕頭,膝關節易屈曲攣縮,長時間則易造成嚴重病殘。長期的坐位,過度屈曲肘關節也是有害的,最好讓病人的手臂自然放在腿部或適當高度的桌上。護理人員應經常檢查病人的姿勢,因為幾天內就可能發生關節屈曲攣縮,一旦發生,卻需要幾周體療甚至手術才能糾正。在關節炎症迅速進展、關節避免不了要發生強直時,保持關節在功能位置上是相當重要的,如保持肘關節屈曲位、髖和膝關節伸直位等。這樣,假若關節迅速強直,也可保持部分生活功能。保持關節於功能位置,夜間尤為重要,必要時可用小夾板或石膏託固定。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