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後該怎麼治

脊髓損傷通常是脊柱受到外力打擊,導致脊椎骨折,引起脊髓受損。也可以是脊髓炎、脊髓腫瘤、脊髓血管病變等疾病的後果。在日常生活中,脊髓損傷導致的種種後遺症幾乎隨處可見,尤其是隨著人們現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車禍、腫瘤、驚險刺激的娛樂活動等都增加了脊髓損傷的機會。

由於脊髓是連線中樞神經和外周神經的通道,是把大腦的命令傳遞到人身體各個部分的關鍵環節。因而在人們的心目中,往往對脊髓損傷視若畏途,總認為發生脊髓損傷後便會永久癱瘓,康復的可能極為渺茫,或者另一個極端便是迷信什麼神丹妙藥,期望在一夕之間便藥到病除,重又活動自如、行走如飛。

脊髓損傷康復不會一蹴而就,但亦非絕症。脊髓損傷的康復固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亦非絕症。脊髓損傷的患者有著強大的恢復潛力。一般來說,在脊髓損傷早期,其恢復過程可以在6個月內完成。其後的2年左右時間,患者也可以有進一步恢復的機會。即便是多年癱瘓的患者,也可能透過代償和替代的康復方式,獲得一定程度的功能恢復。

文獻報告,有1%左右的脊髓完全性損傷的患者有可能恢復功能肌力。應當指出的是,目前沒有公認特殊的藥物可以直接促進神經再生,花費大量的金錢,力圖尋求一種靈丹妙藥,其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只有在正規的康復醫院專業康復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才有可能帶來康復的希望,實現自己的品質生活。

急性期手術後如何開展康復?對於在急性期剛做完手術一月餘的脊髓損傷患者,在做關節被動活動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關節正常活動和有效功能活動範圍,避免對脊柱的結構的穩定造成影響。髖關節的外展正常活動度為45度,有效活動度為20度。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