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症狀

    1.共濟失調 人體的姿勢保持與隨意運動完成,與大腦、基底節小腦、前庭系統、深感覺等有密切的關係。這些系統的損害將導致運動的協調不良、平衡障礙等,這些症狀體徵稱為共濟失調。根據病變部位不同,共濟失調可分為四種型別:①深感覺障礙性共濟失調;②小腦性共濟失調;③前庭迷路性共濟失調;④大腦型共濟失調。而臨床上一般稱呼的“共濟失調”,多特指小腦性共濟失調。
  小腦性共濟失調是(遺傳性共濟失調)最常見的症狀,幾乎100%的ias患者有共濟失調的表現。小腦性共濟失調可透過ias患者的日常生活動作來觀察,如穿衣、係扣、端水、書寫、進食、言語、步態等。行走不穩,步態蹣跚,動作不靈活,行走時兩腿分得很寬;成年發病者,步行時不能直線。忽左忽右呈曲線前進,表現為剪刀步伐,呈“z”形前進偏斜,並努力用雙上肢協助維持身體的平穩。肌張力的改變隨病變可由降低而轉變為痙攣狀態,共濟失調步態也可隨之轉變為痙攣性共濟失調步態。站立不穩,身體前傾或左右搖晃,當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時,搖晃不穩更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訴。患者常常說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時,行走不穩更明顯,更易摔倒”。隨病情的進展,患者可表現起坐不穩或不能,直至臥床。
  小腦性共濟失調是由於小腦及其有關聯的神經結構病變引起的:
  ①軀幹共濟失調(姿勢性小腦性共濟失調),主要表現為患者的步態和姿勢(站立和坐時)平衡障礙,如站立不穩、起坐不穩、行走不穩、 romberg徵(睜眼、閉眼)陽性(不穩),上肢共濟失調不明、顯,眼球震顫常無。定位診斷主要在小腦蚓部(原始小腦)受損害。可見於adcaP停共濟失調毛細血管擴張症等。
  ②四肢協調性共濟失調(運動性小腦共濟失調),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肢體完成各項動作的平衡障礙,如指鼻試驗、跟膝脛試驗不準、辨距不良、輪替運動差、誤指試驗偏向病側,眼球震顫較多見(粗大),步態不穩等。一般上肢比下肢的共濟失調嚴重。定位診斷主要在小腦半球(新小腦)受損害;
  ③全小腦性共濟失調,病損部位在原始小腦、新小腦、小腦核團、小腦傳人(出)纖維,臨床表現為軀幹、肢體、步態的共濟失調。可見於adcai型等。
  另外,ias有部分型別有較明顯的周圍神經損害、脊髓後索損害,而表現有深感覺障礙性共濟失調。其特點是沒有視覺輔助時,共濟失調症狀更明顯,行走時常常低頭視腳下路面,不敢正視前方,夜間行路更困難,洗臉時身體易向臉盆方向傾倒,romberg徵閉眼時更明顯不穩,常伴有深感覺(位置覺、震動覺)減低或喪失。可見於friedreich共濟失調,refsum綜合徵、後柱型共濟失調、roussy-levy共濟失調等。
  發作性共濟失調錶現可見於某些代謝性共濟失調(如hartnup病)和週期性共濟失調(ea)。
  2.構音障礙 構成發音器官肌肉的共濟失調,以說話時發音生硬(爆發性言語)、聲調高低不一、音節含糊不清、音節停頓不當或停頓延長,呈吟詩狀或斷續性言語。ias患者晚期時,幾乎所有患者有運動失調性構音障礙。痙攣性構音障礙也可見於ias患者。
  3.書寫障礙 ias患者書寫時由於出現辨距不良、協調障礙、靜止不能等,致字線不規則、歪歪斜斜、字行間距不等,字越寫越大,筆尖將紙寫破。
  4.步態異常 這是ias患者常見的症狀體徵,以小腦性共濟失調步態最常見,站立時基底增寬,為雙下肢分開,上身及頭部左右搖晃;行走時也是基底增寬,搖晃不穩,足高抬,足跟用力著地,不能走直線。另外,hsp常呈痙攣性步態,腓骨肌萎縮共濟失調可呈跨閾步態。
  5.眼球震顫及眼球運動障礙
  ①眼球震顫也較常見於ias患者,其病理機制是由於前庭神經核、小腦、前庭與小腦的聯絡纖維等部位損害所致。可表現為水平性、垂直性、旋轉性或混合性眼球震顫。不協調眼震、週期交替性眼震、分離性眼震等偶可見到。眼震電圖(eng)對眼震的檢查更為科學和敏感,如經eng檢查發現許多ias患者有慢性眼球掃視(slow saccadic)運動,快速掃視眼動消失。
  ②核上性、核性、周圍性眼肌麻痺等眼球運動障礙均可見於ias患者,其中較多見核上性眼肌麻痺,或注視麻痺,眼球急動緩慢,上視困難等。
  ③突眼可見於部分sca-3/mjd患者,有人認為這不是一種真正的突眼,而是sca-3/mjd患者眼眶肌萎縮,而使眼球相對突出。
  6.視神經病變 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可見於adcai型、hsp、frda、at、refsum綜合徵等 ias,視網膜色素變性(黃斑變性)可見於refsum綜合徵、bassen-kornzweig綜合徵、at、adcaP偷瘸0橛惺右凹笆恿φ習。瞳孔的改變可見於refsum綜合徵、frda等。
  7.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和飲水反嗆是由於腦幹神經核團損害引起,多見於adca i型、frda、 at等ias。隨病情進展,臨床表現明顯而多見。
  8.痙攣狀態 主要是由於錐體束受損產生的表現,軀幹及肢體肌張力高、腱反射活躍亢進、膝踝陣攣、巴彬斯基徵陽性等。行走或站立明顯痙攣性步態,伴姿勢性震顫或意向性震顫。
  9.震顫 ias的震顫主要表現為運動性震顫、姿勢性震顫或意向性震顫,臨床上並不少見,常伴有痙攣狀態的出現,病損主要在小腦及小腦齒狀核等處。如果有錐體外系損害,也可伴有靜止性震顫。可見於adca⌒汀
  10.錐體外系症狀 部分ias患者,特別是 adcai型、複雜型hsp等,可伴有肌強直、運動減少、靜止性震顫等帕金森病樣表現,也可伴有面、舌肌搐顫(sca-3/mjd型)、肌陣攣、肌痙攣、手足徐動症、扭轉痙攣、舞蹈樣動作等。這些臨床表現的存在說明部分ias患者有基底節病損。
  11.肌無力和(或)肌萎縮 肢體肌無力可以是 ias患者首先提出的主訴,儘管檢查並未發現明顯的肌無力。伴有周圍神經損害時,常表現四肢肌無力、肌萎縮(遠端為甚),可見於frda、refsum綜合徵、腓骨肌萎縮共濟失調等。
  12.感覺障礙 部分ias患者可表現有深、淺感覺障礙,如refsum綜合徵、腓骨肌萎縮共濟失調、frda等。特別是frda,由於脊髓後索常受損,故深感覺障礙表現明顯,呈深感覺障礙性共濟失調錶現。
  13.骨骼畸形 ias可伴有骨骼畸形,如脊柱側彎或後凸畸形,弓形足、內翻足、外翻足畸形等。特別是在frda患者中最常見。
  14.面板病變 眼球結膜、面部頸部面板的毛細血管擴張改變見於at患者,面板魚鱗症見於複雜型hsp、refsum綜合徵患者,牛奶咖啡色素斑可見於at患者。
  15.其他 部分ias患者可表現有智慧減退、精神障礙或癇性發作、或肌陣攣。心臟疾病、血糖異常、血脂異常也可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