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治療需要長期堅持
最近,氣溫忽高忽低,人的抵抗力受影響,成都胃病醫院的胃潰瘍患者增多了。醫生說,胃潰瘍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出現胃出血、胃穿孔、幽門梗阻和惡變等嚴重後果。一般說來,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群。然而近幾年來,中青年潰瘍病患者也有所增多,且青年人、學生中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醫生提醒,年輕人對於潰瘍病應引起重視,一旦發現應積極治療,並長期堅持,同時還應注意加強自我調節和保健。
多種因素引發胃潰瘍
胃潰瘍典型症狀是飢餓不適、飽脹噯氣、泛酸或餐後慢性中上腹疼痛,嚴重時可有黑便與嘔血。據成都胃病醫院業務院長溫育敏介紹,在冬季,導致胃潰瘍高發的原因有:一)、氣溫下降,氣溫猛然下降,人體的抵抗力還沒跟上,很容易刺激胃潰瘍發作。二)飲食刺激,冬季天冷,四川人喜歡吃火鍋、燒烤、飲酒等,這些飲食對胃黏膜刺激很大,很容易引發胃潰瘍急性發作。三)藥物刺激,冬季感冒患者多,濫用感冒藥會對胃黏膜和十二指腸黏膜產生嚴重損害,這也是目前潰瘍病增多的主要原因,藥劑量越大、時間越長、患者年齡越大,對胃、十二指腸黏膜的損傷就越重。另外,情緒不良、精神緊張、飲食無規律等也是誘發潰瘍病的因素。
以前,臨床上見到的胃潰瘍患者大部分是成年人,如今小孩患胃潰瘍的也多,尤其是中學生。原因是飲食無規律,吃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睡眠不規律,獨生子女性格孤僻易生氣,抵抗力下降,容易破壞胃黏膜,兒童易患上胃、十二指腸潰瘍。小孩胃潰瘍的特點是,上腹痛不典型,沒有成年人腹痛的規律性、週期性。常伴有嘔吐,部分兒童僅有嘔吐無腹痛,或肚臍周圍痛。因此,部分家長就誤認為孩子是消化不良,或者是有蛔蟲。
幽門螺旋菌引發胃潰瘍
據溫育敏院長介紹,幽門螺旋菌 簡稱HP)是引發胃潰瘍的一大原因。2005年,兩位發現該菌的人獲得諾貝爾獎。他們發現HP是導致胃炎、胃潰瘍的細菌。HP是寄居在胃黏膜的上皮,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此菌感染全世界約一半的成年人,它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等胃腸疾病均具有極大的關係。絕大多數的感染只造成無症狀的慢性胃炎,只有少數毒性較強的菌株會產生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但幾乎全部的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多數的胃潰瘍都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幽門螺旋桿菌的滋長需要大量的胃酸,若胃內有太多胃酸存在,就較有可能感染。
另外,幽門螺旋菌具有傳染性,家庭成員中常常是一個人有胃病,其他也逐漸患上胃病。幽門螺旋菌主要是經囗感染。家庭共用飯碗、筷子和菜盤的習慣使得胃潰瘍在家庭成員中極易交叉感染。當人們共用碗筷進餐時,唾液裡的細菌可透過飯碗、筷子等餐具互相交叉傳染、傳播。因此,這也是習慣與家人共用碗筷進餐的人胃潰瘍感染率和發病率較高的原因。
對此,專家建議,家庭成員在與家人共同吃飯時應採用分餐制,而不要共用餐具,提倡個人專碗專筷,這是有效防治幽門螺旋桿菌交叉感染胃潰瘍的一個重要措施。衛生條件落後的病患通常在孩童時期就已感染,經長時間的慢性胃炎而未予治療,胃黏膜的腺體逐漸萎縮,變成萎縮性胃炎,而後者又與胃癌的形成有關,所以加深了人們對此幽門螺旋桿菌的害怕。
治療需要長期堅持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