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幫助癔症孩子

近些年來癔症這種疾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了,並且這種疾病也成為了兒童最為高發的疾病之一,所以很多家長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這種疾病也都非常的重視,想要透過預防來保障孩子的身體健康,那麼家長朋友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對這種疾病進行預防呢!

1、正確認識疾病:醫生應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使他們瞭解本病是由於高階神經活動失調所致的發作性症狀,是暫時性的腦機能障礙,並非器質性病變,是完全能夠治癒的,而不會留下任何殘產。還要使他們瞭解癔症發作與本人情感體驗有關,使之認識到某些性格特徵與發病之間的關係,從而使他們減輕心理壓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注意生活調節:平時注意合理安排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對於提高大腦皮層的工作能力,防止發作也有一定意義。

3、減少負性刺激:癔症的發作往往與負性刺激關係密切,癔症患者尤其是兒童病人往往都是在負性刺激作用下發病的。常見的負性刺激很多,諸如親人死亡或其他不幸意外遭遇、自尊心受到挫折,人格遭受侮辱,家庭不和,父母衝突,父母對孩子態度生硬,同學之間的糾紛等所引起的氣憤、委屈、恐懼或其他種種內心痛苦,均可導致本病發生。某些軀體疾病、疲勞、健康狀況不良等原因也容易促發本病。

4、及時轉移注意力:防止發作的措施因人而異,如有的癔症病人在發作前常有某些症狀,此時,可使其有意識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其它事,或暫時離開當時的環境,以改變心境,這樣常能防止發作。

癔症患者的性格會有那些的特點呢?

1、情感代替理智:癔症性格特點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緒反應強烈而不穩定,容易從一種情感轉移為另一種情感,他們對人處事往往感情用事,整個精神活動均易受情感的影響而趨向極端。這就是癔症者的“情感邏輯”。其判斷推理完全從當時的情感出發,情感有了變化,其判斷推理也隨之改變。

2、暗示性強:他們的情感和行為極易受別人的言語和行為的暗示影響,尤其是當他對某人印象良好時,則該人的意見都會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來。他們的自我暗示也很強烈,以致各種身體不造感可作為自我暗示的基礎。

3、高度自我顯示性:以自我為中心,處處誇耀和顯示自己、吹噓自己,若在病中則誇大症狀,祈求同情獲益。

4、高度豐富的幻想性:富於幻想,常以幻想代替現實,當情感反應強烈時,想象和現實混淆在一起,連自己也弄不清到底是想象還是事實。

專家為我們講解了患有癔症的患者,在患上這種疾病之後會出現的性格特點,比如情感代替理智,暗示性較強,高度自我顯示性,高度豐富的幻想性,如果有朋友發現自己擁有這些症狀的話,那麼就有可能是患上了這種疾病,應該儘快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便讓自己早日恢復健康。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