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注意保暖預防關節炎多發
關節炎本來就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最常見的便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兩種。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目前關節炎患者估計已達1億以上,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另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在我國的患病率為0.34%―0.36%,據介紹,類風溼關節炎病情嚴重者壽命約縮短10―15年。
進入冬季,隨著氣溫逐漸降低,關節炎患者發病率明顯增多。
注意保暖防溼寒
類風溼性關節炎主要侵犯小關節的關節軟骨,易導致關節變形,致殘率很高,它與環境、細菌、病毒、遺傳、性激素及精神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寒冷、潮溼、疲勞、營養不良、創傷、精神因素等常為本病的誘發因素。該病常表現為小關節,如手指關節、腕關節等疼痛,發病關節呈對稱性。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80%在35―50歲之間,但老人、幼兒同樣可發病。冬季此類疾病最易發作,那麼該如何進行預防?
在寒冷的冬季首先應注意新增衣物,注意保暖、防溼寒。還有就是要注意勞逸結合,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在急性病期應絕對臥床休息,慢性期穩定期切不可因關節疼痛而放棄功能鍛鍊,做體操、關節操、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鍛鍊方式。
“老寒腿”
要多用熱水泡腳
冬季老年人常犯“老寒腿”病,“老寒腿”即隨著氣溫下降而發作或加重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在寒冷、潮溼、天氣變冷的冬季裡,血管收縮,都會導致原有病變的加重。在寒冷的冬季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病情最易惡化加重,早期通常表現為發涼、麻木,腿部肌肉痙攣,“抽筋”等症狀。往往早期症狀並不典型,所以常會被患者忽視,誤認為是老年人缺鈣或是腰椎病等,耽誤了最佳治療期。
冬季老年朋友們要想緩解“老寒腿”,最好的辦法就是先驅寒。老年人冬天要多用熱水泡腳,保證關節部位血液迴圈和活動自如。但不適宜熱敷,因為熱敷會使關節迴圈不暢、發脹、發腫,不利於“老寒腿”的治療。所以,在“老寒腿”發病時不要用熱敷法進行治療。
由於“老寒腿”的主要症狀一般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所以很多人就把鍛鍊目標僅僅瞄準膝關節,經常以半蹲姿勢做膝關節前後左右搖晃動作,試圖達到鍛鍊、消痛的目的。專家提醒“老寒腿”患者,這樣做其實是不科學的,因為半蹲時髕骨所承受的壓力最大,搖晃反而加重磨損致使關節炎疼痛加重,老年人可以打太極拳、慢跑以及做體操等適量的運動,來緩解“老寒腿”,但都不適宜過多的運動。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