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醫源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和預防措施
? 艾滋病 A I D S ) 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I V) 引起的一種嚴重影響人民健康的傳染病。艾滋病病毒可透過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垂直傳播。H I V進入人體後,直接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和殺傷人體免疫系統中最具有進攻性的 C D 一 T淋巴細胞,使機體免疫力降低,臨床表現為人體的免疫功能逐漸受到損害而發生一系列相應症狀和體徵,最後導致死亡…艾滋病在全世界廣泛流行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艾滋病在我國經歷了傳人期、播散期 ,現已進入快速增長期。因此在 目前缺乏疫苗和安全有效的抗 HI V藥物的情況下,有效的預防措施更為重要。
1、艾滋病醫源性感染的危險因素
1)醫務人員對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識欠缺,自我保護意識差:艾滋病同乙肝、丙肝等其他傳染病一樣,從被發現就出現醫源性感染,由於艾滋病潛伏期時間較長,很多HIV病毒攜帶者常常因酗酒、吸毒、打架鬥毆或其他疾病就醫和入院。如果醫務人員不加防範則極易導致感染。曾有報道 ,對醫務人員的艾滋病知識調查發現,醫務人員對艾滋病基本定義和傳播途徑以及如何預防和控制艾滋病等知識貧乏,主要是因為廣大醫務人員接受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培訓缺乏。醫務人員對艾滋病認識不足, 在醫療活動 中就會疏忽大意,警惕性不高,造成 H I V醫源性感染的危險性增加。
2) 醫療環境中的 H I V汙染造成的交叉感染:隨著我國艾滋病感染和發病人數的增加,到醫療機構就診的人數也相應增多。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被艾滋病病毒 H I V) 汙染的血液或其他體液有可能直接或間接透過被感染者破損的面板 、黏膜侵入其體內造成醫患之間的交叉感染。患者在疾病的診治過程中,特別是在各種介入治療過程中, 進行各種插入性操作,動、靜脈插管、各種引流、導尿、內鏡檢查、血液透析等。許多醫療用具的重複使用也是一個重要的H I V感染傳播途徑,尤其是有些醫療用具沒有被徹底清洗消毒就在患者之間重複使用,造成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
3)醫務人員銳器傷造成職業感染危險性增加:銳器刺傷是導致職業性感染的最主要途徑。造成面板損傷常見有針頭、玻璃、利器3大物件,醫務人員在進行手術、注射、抽血、穿刺、清洗處理醫療器械等操作時,有可能被含有 H I V感染 的針頭 注射針頭、縫合針) 刺傷;玻璃 安瓿 )劃傷;銳利器械 手術刀、剪 、巾鉗、克氏針、骨折碎片等)損傷或破損部位不慎接觸含有 H I V感染 的血液或體液等,而造成職業感染。
2、預防措施
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有研究表明,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教育已經被公認為是減少職業性損傷的有效措施之一。醫務人員應接受更多的教育,使他們有充分的知識為社會服務。對醫務人員進行全員輪訓,這是預防和控制艾滋病醫源性傳播的重要措施。在醫療衛生系統中,透過知識講座、學習班、研討會等形式多樣的方式,組織醫務人員進行艾滋病醫源性感染預防控制、醫療廢物的分類管理、標準預防、如何正確洗手和手消毒、檢驗技術及艾滋病血樣的處理、艾滋病的診斷和治療、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等有關知識培訓,使他們掌握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醫源性 H I V /A I D S感染的危害性和防治措施,提高對艾滋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以及醫護技能等,增強醫務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 養成職業防護習慣,降低醫源性感染的發生。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