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抓病的病原學

   貓抓病最早於1889年首次報道,1913年,verhoeff從貓抓病患者的結膜切片中發現一種絲樣微生物,當時認為其病原體為立克次體。1983年wear等從貓抓病患者的病變淋巴結、面板組織或結膜組織中分離到病原體,並命名為羅卡利馬體(rochalimaea),後又重新命名為巴爾通體,其儲存宿主是貓。迄今發現導致貓抓病的巴爾通體有2種亞型,即b. henselae和b. quintana。它是一類革蘭陰性、氧化酶陰性、營養條件要求苛刻的需氧桿菌。鏡下觀察可看到一群微小的、彎曲狀的革蘭陰性棒狀小體。巴爾通體可在37℃含5%co2的血培養基(如含5%羊血的胰酶大豆瓊脂、巧克力瓊脂、腦心浸液瓊脂等)上生長,也可在含小牛血清的肉湯及組織中培養。巴爾通體在血瓊脂培養基上生長緩慢,一般培養12~14天才能看到典型的菌落生長,有時需45天。菌落呈灰白色圓形突起,邊沿光滑或粗糙,接種環颳起後可見圓形小坑,是巴爾通體菌落向培養基中下陷生長的現象。在傳代培養階段,通常只需3~5天就長出克隆菌落。適合分離巴爾通體的標本有血液、淋巴組織、吸出物、面板及其他器官的活檢標本。對於無其他臨床症狀的csd病人來說,淋巴標本要優於血液標本。對於反覆發燒、心內膜炎、桿菌性血管瘤(bacillaryangiomatosis,ba),肝紫癜(peliosishepatitis,ph)及其他系統損傷的病人來說,血培養的效果較好。對於血液和淋巴標本來說,細胞培養也證明是有價值的方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