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綜合症有哪些

脊髓損傷疾病在生活當中確實是常常發生的一類疾病,這樣的疾病發生之後需要患者及早做好治療,不然疾病的發生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運動功能障礙,影響患者正常的行走,那麼脊髓損傷綜合症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1)脊髓中央損傷綜合徵:是最常見的頸椎綜合徵,主要見於年齡較大者,尤其是中老年男性,這些病人受傷前常已有脊椎肥大症及椎管狹窄,損傷通常是過伸性的。除了一些脊椎肥大等原發改變外,在X線上多無或很少有異常表現。臨床表現為四肢癱,但上肢的癱瘓要重過下肢,上肢為遲緩性癱,下肢為痙攣性癱。開始時即有排便及性功能障礙。大多數病人能恢復,並逐漸進步使神經功能達到一個穩定水平。在恢復過程中,下肢先恢復,膀胱功能次之,上肢恢復較慢尤其是手指。脊髓中央損傷綜合徵最初由Schneider提出,他認為是由於中央灰質出血及周圍白質水腫引起。美國Miami大學學者透過屍體解剖研究認為這並不是絕對的,更多的是散在的靠背側的白質損傷。

新的資料與患者死前及死後的磁共振結果一致,提示黃韌帶肥大增厚在過伸時對其下面的脊髓組織產生一個切割性損傷。

2)前脊髓損傷綜合徵:這類損傷常是由於過屈或脊椎軸性負荷機制所引起。常伴有脊椎骨折和(或)脫位及椎間盤脫出。CT、脊髓造影或磁共振常可顯示椎管前部及脊髓受壓。臨床表現為受傷水平以下總的運動功能喪失,及側束感覺功能(疼痛及溫度)喪失,而後束功能(本體感覺及位置覺等)不受影響。其預後要比脊髓中央損傷綜合徵差。

3)圓椎損傷綜合徵:圓椎綜合徵常伴有胸腰段脊髓損傷。其特點是脊髓與神經根合併受累(如圓椎與馬尾受損),同時存在上運動神經元及下運動神經元的損傷。圓椎成分的損傷與較上水平的脊髓損傷的預後相似,即完全性損傷預後差,不完全性損傷預後較好。馬尾神經根損傷的預後較好,如同外周神經損傷。但完全性的圓椎或脊髓損傷,不完全的馬尾或神經根損傷不是不常見的。這些病人如有足夠的減壓,有可能恢復到自己行走的狀態。但如果有長期的完全性圓椎損傷綜合徵,患者將不能排便及產生性功能障礙。

4)馬尾損傷綜合徵:圓椎損傷綜合徵的受傷常是從T1 -L1 水平,而馬尾損傷綜合徵見於從L1到骶水平損傷,這些病人表現為單純的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不但下肢反射降低,而且腸及膀胱反射也降低。臨床上常呈現出不完全性及不對稱性,並有好的預後。嚴重的圓椎及馬尾損傷病人常有慢性頑固性疼痛,比高水平的損傷更多見。

5)急性Dejerine洋蔥皮樣綜合徵:這類損傷位於高頸位,是由於三叉神經脊髓束受損所致。面及額部麻木、感覺減退及感覺缺失環繞於口鼻部呈環狀。軀體的感覺減退水平仍於鎖骨下,四肢有不同程度的癱瘓。

關於脊髓損傷綜合症疾病上面文章內容做了詳細的介紹,透過閱讀文章內容我們可以瞭解到脊髓損傷疾病確實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的健康危害,所以說在以後的生活當中我們除了要做好對脊髓損傷疾病的預防工作之外,患了疾病也應該重視積極做好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