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癬和足癬的治療

手足癬是指致病性面板絲狀真菌在手足部位引起的面板病。根據發病部位,又可區分為手癬和足癬。手癬俗稱“鵝掌風”,足癬俗稱“腳氣”。足癬的發病率遠較手癬為高,在我國南方尤為常見。1.病因本病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和絮狀表皮癬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紅色毛癬菌佔50%以上。近年來,白色念珠菌及其他酵母菌感染有增多趨勢。本病主要透過接觸傳染,用手撓抓患癬的部位或與患者共用鞋襪、手套、浴巾、腳盆等是主要傳播途徑。足癬又是手癬和股癬及體癬的重要傳染源。瀋陽軍區總醫院面板科張士發2.臨床表現手、足癬(特別是足癬)是最常見的淺部真菌病,夏秋季發病率高,常表現為夏重冬輕或夏發冬愈。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無明顯差別。皮損多由肢體的一側傳播至對側。根據臨床特點,手、足癬常分為3種型別:①水皰鱗屑型:好發於指(趾)間、掌心、足蹠及足側緣。皮損初起為針尖大小的深在性水皰,皰液澄清,皰壁厚而發亮,不易破潰,水皰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皰。撕去皰壁後,露出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的糜爛面,瘙癢明顯。水皰經數天後乾涸,呈現領圈狀或片狀脫屑,皮損可不斷向周圍蔓延。病情穩定時,以脫屑為主。當寄生真菌繁殖活躍時,可在皮損增厚的基礎上發生紅斑、丘疹。此時,可有癢感。②角化過度型:此型特徵為無水皰和膿皰,區域性多幹燥,皮損處角質增厚、表面粗糙脫屑、紋理加深,易發生皸裂、出血,皮損還可向足背蔓延。一般無瘙癢或瘙癢輕微。有皸裂時,疼痛。以冬季明顯,有時夏季也不能恢復。好發於足跟及掌蹠部。③浸漬糜爛型: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真菌長期寄生於趾間,繁殖能力增強,易致表皮角質層增厚,並因潮溼浸漬而發白,有時常伴有多汗。此型好發於指(趾)縫,尤以第3~4和4~5指(趾)間多見。表現為面板浸漬發白,表面鬆軟、易剝脫,並露出紅色糜爛面,甚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繼發細菌感染時,有惡臭味。本病常以一種型別為主,或幾種型別同時存在,亦可從一型轉向另一型,如夏季表現為水皰鱗屑型,冬季則表現為角化過度型。治療不徹底是導致其遷延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足癬(尤其浸漬糜爛型)易繼發細菌感染,出現膿皰、潰瘍,甚至繼發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織炎或丹毒。炎症反應明顯時,還可引發癬菌疹。3.組織病理病變位於表皮及真皮淺層。常見的改變為表皮內海綿狀膿皰或水皰,真皮淺層血管周圍出現混合型炎細胞浸潤,可呈急性、亞急性乃至慢性炎症改變。急性期:可見輕度角化過度伴角化不全,細胞內及細胞間水腫,常有棘層上部海綿狀膿皰或角質層內微膿腫。真皮淺層血管周圍有輕至中度的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浸潤,乳頭水腫。繼而進入亞急性期:表皮增生,真皮淺層血管增生、擴張,有少量嗜酸性粒細胞或漿細胞混雜於上述炎細胞間。慢性期:明顯角化過度,中度棘層肥厚,真皮淺層血管擴張,炎症反應減輕,且以淋巴細胞為主。疣狀毛癬菌和紅色毛癬菌尚可累及毛囊,而疣狀毛癬菌所致炎症反應劇烈,可出現中性粒細胞聚集,在臨床上即表現為集簇性毛囊炎型。4.診斷和鑑別診斷根據手足癬的臨床表現,結合真菌鏡檢或培養可明確診斷。本病有時需與溼疹、汗皰疹、多汗症、掌蹠膿皰病等進行鑑別。掌蹠膿皰病是在紅斑上出現小而深的無菌性膿皰,數天後乾涸脫屑,可自行消退,反覆發作,對稱發生於掌、蹠部,指(趾)間受累罕見,真菌鏡檢陰性。5預防和治療5.1預防關鍵在於注意個人、家庭和集體衛生。控制傳染源,應注意及時、徹底地治療淺部真菌病;穿透氣性好的鞋襪,保持足部乾燥;日常生活中,還應避免酸鹼物質對手部面板的損傷等,做好自我保護;不共用鞋襪、浴盆、腳盆和指甲剪等生活用品,切斷傳播途徑,以免感染。5.2外用藥物治療本病以外用藥物治療為主,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堅持用藥,療程一般需要1~2個月;角化過度型手足癬或外用藥療效不佳者可考慮內用藥物治療。應根據不同臨床型別選擇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水皰鱗屑型,應選擇刺激性小的霜劑和水劑(如聯苯苄唑霜或溶液等);對浸漬糜爛型者,給予醋酸鉛溶液、硼酸溶液等冷溼敷,待滲出不多時,再給予粉劑(如枯礬粉、咪康唑粉等),皮損乾燥後,再外用霜劑、水劑等,不宜用刺激性大、剝脫性強的藥物;角化過度型患者無皸裂時,可用剝脫作用較強的製劑(如複方苯甲痠軟膏或酊劑等),有皸裂時,應選用較溫和的製劑(如特比萘芬軟膏等),必要時,可採用封包療法。5.3內用藥物治療可口服伊曲康唑(100mg/d,頓服,療程15天)或特比萘芬(250mg/d,療程4周)。足癬繼發細菌感染時,應先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然後用抗真菌藥物;引發癬菌疹時,應在積極治療活動性病灶的同時,給予抗過敏藥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