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夜間低血糖高發

入冬後,糖尿病患者須預防發生低血糖,應注意合理進餐、適量運動及正確使用降糖藥物。

很多糖尿病患者只關注高血糖,卻忽視了低血糖的危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3點8毫米ol/L稱為低血糖。發生低血糖時,患者會出現飢餓心慌、大汗淋漓、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等。如果血糖更低,或者低血糖持續時間更長,患者就會出現精神和意識的障礙,甚至胡言亂語,再重者就會發生昏睡,甚至昏迷進而危及生命。

糖尿病不是血糖高嗎,怎麼又會有低血糖?這是許多糖尿病人的疑問。專家指出,糖尿病患者身上始終存在著低血糖與高血糖這對矛盾。

糖尿病是以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而低血糖則相反,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糖低於正常水平的症候群。

冬季,患者更應警惕低血糖的發生。從臨床上看,冬季是夜間低血糖的高發期。因為寒冷的冬季身體能量需求增加,夜長晝短,糖尿病患者在飲食受到控制的情況下,如果能量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容易發生低血糖。有很多患者在冬季凌晨1至3點左右出現低血糖,除了飢餓感和心慌之外,第二天晨起還會感到頭痛、乏力等不適。

低血糖的症狀可輕可重,時間可長可短,有時容易糾正,有時又較頑固。症狀的輕重不僅與血糖下降的程度有關,而且與血糖下降的速度、持續時間及個體差異有較大關係。

低血糖最早出現的症狀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冰冷、麻木和無力,同時有頭暈、煩躁、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錯亂等神經症狀。繼續發展,則出現劇烈頭痛、言語模糊不清、答非所問、反應遲鈍、眼前發黑、視物不清、心裡明白嘴裡說不出話來,有時全身肌肉抽動、甚至抽風,最後完全失去知覺發生昏迷和各種反射消失。如仍得不到及時搶救,最終將導致死亡。

另外,低血糖發生的次數越多,症狀會不斷髮生變化,變得更不典型。在得病的頭幾年內,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症狀,有心慌、手抖、出汗、頭暈、飢餓、無力等明顯自覺症狀,若糾正及時,很少發生低血糖昏迷。隨著病程拉長、病情加重,低血糖發作的症狀變得很不典型,以神經精神障礙表現為重,嚴重者發生昏迷。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