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川崎病的觀察及護理常識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名面板粘膜淋巴結綜合徵(mcls),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為小兒常見的發熱性出疹性疾病。其特點為發熱伴皮疹、球結膜及口腔粘膜充血,頸淋巴結腫大以及恢復期指(趾)端特異性膜狀脫皮。多見於嬰幼兒,可引起冠狀動脈(簡稱冠脈)病變,為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1]。阿斯匹林常規治療可降低冠脈損害的發生率,但靜脈注射大劑量丙種球蛋白(ivig)可進一步降低冠脈損害和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我科1990~1997年收治川崎病57例,透過回顧性分析,其中30例患兒給予ivig治療,取得了明顯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川崎病57例,男39例,女18例,男女比例為2.2∶1;年齡5個月至12歲,平均2.9歲,其中5歲以下49例,佔86%。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員會制定的診斷標準。

  1.2 方法:根據治療情況分為ivig治療組(治療組)及常規治療組(常規組):治療組30例,均於發病10 d內給予ivig,其中25例用1 d療法,2 g/kg;4例用4 d療法,400 mg/(kg*d);1例用2 d療法,1 g/(kg*d);同時應用阿斯匹林、潘生丁口服。常規組27例,除未用ivig外,其餘治療均同治療組。

  1.3 統計學處理:退熱時間及熱程的比較採用非配對資料t檢驗,引數以 (±s)表示,冠脈病變發生率採用χ2檢驗。

  2 治療效果

  2.1 退熱時間:從開始用藥至體溫正常的時間,治療組為(1.52±0.86)d,常規組為(3.87±1.54) d,治療組退熱時間明顯短於常規組(p<0.05)。

  2.2 熱程:從開始發熱至體溫正常的時間,治療組為(8.32±1.58) d,常規組為(11.76±5.19) d,治療組明顯短於常規組(p<0.05)。

2.3 冠脈損害情況:用超聲心動圖測量左右冠脈開口處內徑,直徑≥4 mm為冠脈擴張,區域性擴張為冠脈瘤。治療組無1例冠脈受累,常規組有4例冠脈受損,其中冠脈擴張與冠脈瘤各2例。

  3 討論

  川崎病是小兒時期的一種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病變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統尤其是冠狀動脈,可引起冠脈擴張、冠脈瘤、血栓栓塞,導致心肌梗死而猝死。如果在起病後10 d內未接受治療,20%~25%的患兒有冠脈受累。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表明,在發病10 d內給予ivig,同時口服阿斯匹林治療,冠脈受累可降至5%以下[2],其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從本文兩組治療結果比較,常規組雖可緩解臨床症狀,尚不能完全防止發生冠脈擴張和動脈瘤。而治療組可迅速退熱,並無1例冠脈受損,且認為最佳劑量為1 d療法,2 g/kg,10~12 h滴注。本組資料提示:早期給予ivig治療川崎病,可預防冠脈損害,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

  4 護理

  4.1 丙種球蛋白(簡稱丙球)為血液製品,容易被汙染。在準備和輸注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執行。

  4.2 因丙球價格較高,排氣過程中應避免浪費,輸注前先用0.9%氯化鈉注射液排除輸液管中的空氣,輸畢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滴注。

  4.3 靜脈輸注可增加心臟前負荷,輸注過快易誘發心力衰竭。最初30 min內應緩慢滴注,0.6~1.2 ml/(kg*h),若無不適,可增加到2.4 ml/(kg*h),並注意觀察反應。如連續輸注,第2瓶起滴速可加至4.8 ml/(kg*h)。如出現心動過速、胸悶、出汗、噁心等症狀,應暫停或減慢滴速,待症狀消失後再緩慢滴注,調整至患兒能耐受的速度。

  4.4 輸液中應經常巡視,開始滴注時,注意觀察有無過敏反應(發熱、皮疹等),如有首先停止滴注,靜脈應用非那根、地塞米松等,待症狀緩解後緩慢輸注。最嚴重的反應是過敏性休克,常在10 min內發生[3]。故應密切觀察全身情況。發生異常及時處理,本組無1例出現過敏反應。

  4.5 丙球是一種免疫球蛋白溶液,蛋白濃度為5%,經過沉澱、超濾、濃縮等步驟精製而成,穩定效能好,不含任何防腐劑。本品應貯存於2~8℃暗處,開啟後立即使用,未用完應廢棄,若溶液混濁或結冰不能再使用。注射時不宜加任何藥物。

  4.6 接受丙球治療的患兒,如需注射麻診疫苗至少間隔11個月,其它預防接種3個月後照常進行。

  4.7 過敏體質或對丙球有嚴重全身反應、選擇性iga缺乏症患兒禁用,因可發生嚴重血管舒縮反應導致過敏性休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