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應該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

  1.尿液檢查 主要是檢測尿中尿膽原與膽紅素。溶血性黃疸時,尿膽原顯著增加而尿膽紅素陰性;肝細胞性黃疸時,尿膽原增加、正常或減少(視有無肝內膽汁鬱積而定),而尿膽紅素陽性;阻塞性黃疸時,尿膽原一般減少甚至缺乏(視梗阻程度而定),而尿膽紅素則顯著增加。

  2.血液檢查 溶血性黃疸時,血紅蛋白與紅細胞均降低,末梢血中網織紅細胞及晚幼紅細胞增加,骨髓象中紅細胞系統顯著增生旺盛;地中海貧血時,紅細胞脆性常降低;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時,則紅細胞脆性增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或新生兒溶血性貧血時,抗人體球蛋白試驗(Coombs Test)呈陽性反應。

  3.肝功能試驗

  (1)血清膽紅素測定:1分鐘膽紅素(l&rsquo;B)相當於結合膽紅素(是血清與試劑混合後於1min時測定的膽紅素含量)一般佔總膽紅素(TB)的20%。溶血性黃疸時,l&rsquo;B/TB的比值一般<20%;而肝細胞性黃疸時,l&rsquo;B/TB的比值常在20%~60%;梗阻性黃疸時,比值常>60%。3種黃疸的膽紅素代謝實驗鑑別見表1。

?

  (2)血清蛋白測定與蛋白電泳:在肝細胞性黃疸的中、晚期,血清總蛋白及白蛋白減少,球蛋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甚至倒置(正常時比值為2∶1)。少數情況下,如球蛋白顯著增高時,則總蛋白可正常或超過正常。蛋白電泳測定在急性黃疸型肝炎者,其&beta;及&gamma;球蛋白輕度升高;而肝硬化時&beta;及&gamma;球蛋白明顯增高;梗阻性黃疸的中、晚期,&alpha;2及&beta;球蛋白升高;在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時,則&alpha;2、&beta;及&gamma;球蛋白增高。

  (3)血清酶學檢查:

  ①主要反映肝細胞損害的血清酶,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及腺苷脫氨酶(ADA)。ALT與AST活力升高是肝細胞損害最敏感的指標,常超過正常值的5~10倍。但在重症肝炎時,如發現轉氨酶(ALT及AST)的活力反而降低,而血清膽紅素濃度明顯升高,呈&ldquo;膽酶分離&rdquo;現象,多提示患者預後不良;ADA對慢性肝病時的肝細胞損害更有診斷意義,尤其是其同工酶ADA2。

  ②主要反映膽汁鬱積的血清酶,有鹼性磷酸酶(ALP)、&gamma;-谷氨醯轉肽酶(&gamma;-GT)、5&rsquo;-核苷酸酶(5&rsquo;-NT)及乳酸脫氫酶(LDH)等。ALP在肝內、肝外阻塞性黃疸,肝內膽汁鬱積時均顯著升高,當其升高值大於正常值的3倍以上時,如無骨病存在,則高度提示有膽道梗阻存在。在肝細胞性黃疸時ALP大多正常或僅輕度升高,一般不會超過正常值的2~3倍。&gamma;-GT在急性肝炎者僅輕度或中度升高,而在梗阻性黃疸及原發性肝癌者可顯著性升高一般不會超過政黨值的2~3倍。&gamma;-GT的同工酶&gamma;-GT2可作為原發性肝癌的標誌物,國內報道其陽性率可達90%。5&rsquo;-NT是ALP的一種同工酶,其診斷意義與ALP相同,但在骨病及妊娠期則5&rsquo;-NT不受影響,其酶的活力仍然正常。LDH在多數急性肝炎者,其活力升高;在癌腫阻塞所致的黃疸時,LDH可顯著增高;良性膽汁鬱積時,LDH僅輕度升高。

  (4)血清總膽固醇、膽固醇酯及脂蛋白-x(LP-X)測定:在梗阻性黃疸,總膽固醇增高;肝細胞性黃疸,尤其是肝細胞有廣泛壞死時,膽固醇酯降低。正常人血中無LP-X,而在肝外阻塞性黃疸及肝內膽汁鬱積時則LP-X呈陽性,其陽性率達90%~100%。單純肝細胞性黃疸時,LP-X極少陽性。

  (5)凝血酶原時間測定:凝血酶原在肝細胞內生成,當肝細胞出現損害及腸內缺乏膽汁,使維生素K的吸收發生障礙時,則凝血酶原生成減少,故肝細胞性與膽汁鬱積性黃疸時,凝血酶原時間均延長。注射維生素K1 10mg或K3 8mg後,24~48h複查凝血酶原時間,如較注射前顯著縮短,表示肝功能正常(製造凝血酶原正常),黃疸可能為阻塞性;如注射後凝血酶原時間無變化,提示無膽汁鬱積,而是肝細胞功能受損。

  (6)血清鐵、銅含量測定:正常血清鐵與血清銅的比值為0.8~1.0,梗阻性黃疸或肝內膽汁鬱積時,鐵/銅比值<0.5(系血清銅增高所致),而急性肝細胞性黃疸時,則鐵/銅比值>1。

  (7)靛氰綠(ICG)試驗:靜脈注射ICG(按0.5mg/kg體重計算)後,15min抽血檢查。正常人ICG的平均瀦留量為注射劑量的10%,肝臟有實質性損害時ICG的瀦留量增加。此法已基本上替代了傳統的磺溴酞鈉(BSP)排洩試驗。

  4.免疫學檢查 甲、乙、丙、丁、戊、己、庚型病毒性肝炎的抗原-抗體系統(病原標誌物)檢測有助於各型肝炎病原學的診斷。甲胎蛋白(&alpha;-FP)的檢測對原發性肝細胞性肝癌的診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時IgM明顯升高,且血清內抗腺粒體抗體(AMA)及抗平滑肌抗體(SMA)絕大多數可呈陽性。肝細胞性與膽汁淤積性黃疸的鑑別見表2。

?

  影像學檢查

  1.B型超聲波檢查 是一種安全、方便、無痛苦、無創傷性且可反覆進行的檢查,在黃疸的鑑別診斷中已成為十分重要的檢查方法,甚至是首選的檢查方法。B超顯像對鑑別肝細胞性黃疸與阻塞性黃疸頗有幫助。肝外膽道梗阻時,可見到膽總管及肝內膽管均表現為擴張,且可見到腫大而表面光滑的膽囊,同時對肝外膽道梗阻的原因、部位等可作出較準確的診斷。

  2.經十二指腸乳頭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對診斷膽道、膽囊病變及診斷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病變有重要幫助。並能觀察十二指腸乳頭區域有無病變,且可取活組織檢查。

  3.經皮肝穿刺膽道造影(PTC) 適宜於深度黃疸的肝外梗阻患者。PTC可清楚顯示肝內、肝外整個膽道系統,對膽管阻塞的部位、程度、引起阻塞的病變性質、範圍等均有診斷價值。

  4.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 兩者均可清晰顯示肝臟、膽道、胰腺及這些臟器鄰近部位的病變,MRI還可進行膽道成像,從而對黃疸的病因診斷提供重要的資訊,進而可作出準確的診斷。CT、MRI與B型超聲波檢查有相輔相乘的作用或互補作用。

  5.X線檢查 食管吞鋇發現食管靜脈曲張時,有助於肝硬化或門靜脈高壓的診斷。鋇劑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框增寬時,有助於胰頭癌的診斷;十二指腸低張鋇劑造影時,如發現降部有充盈鐵損時,應考慮有Vater壺腹癌可能。如需瞭解膽囊及膽管情況還可進行膽囊或膽道造影術。

  6.放射性核素掃描 近年來用於診斷肝膽疾病和鑑別黃疸的核素掃描技術發展十分迅速,常用的有將標記99mTc的吡哆醛氨基酸類化合物注入外周靜脈,作肝膽動態顯像(ECT)觀察,可鑑別肝外膽管梗阻性黃疸與肝細胞性黃疸(核素經肝細胞攝取後經膽道排洩)。腸腔內無或很少核素進入時,證明系肝外膽管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對肝臟佔位性病變的部位、大小及形態均有較高的分辨力,故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7.腹腔鏡檢查與肝穿刺活體組織檢查 急性肝炎時,在腹腔鏡下肝臟呈紅色(大紅肝),膽囊鬆弛,脾臟腫大;肝外膽管梗阻時,肝臟呈綠色,膽囊腫大;肝內膽汁鬱積時,肝臟呈綠色花斑狀,膽囊鬆弛。在腹腔鏡直視下作肝活組織檢查對肝細胞性黃疸、肝炎、肝癌及肝內膽汁鬱積等診斷極有幫助。非直視下的肝活組織檢查也可進行,但應小心謹慎,以避免發生大出血。

<-r-><-n-><-t-><-t->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