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遺傳的具體介紹

  精神病的遺傳問題是肯定的,但是不同的人遺傳的因子在每個人的身體裡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精神病患者的後代因為體質好心態好,就可能沒有被遺傳,但是有的孩子就不幸的患有精神病,所以說精神病的形成不能認為都是遺傳引起的。

  近5-10年來,國外醫學界越來越傾向於把精神疾病看成是一種腦發育性障礙。發育和遺傳的關係很密切,遺傳會影響發育的正常或者出現偏差,一旦出現偏差,便會帶來行為和情緒方面的異常。

  腦發育的偏差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兒童孤獨症與遺傳的關係非常密切,它的起病年齡很早,5歲以前就能得到明確診斷,這是因為遺傳缺陷在該病上所起的作用很大,這種缺陷很快就會暴露出來。

  另外一個發病比較早的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多動症),基本上在5歲之前就可以檢測出來。5-10歲的孩子,行為、情緒控制能力是最弱的,可能會出現焦慮、抑鬱情緒,或者品行障礙、反社會行為,這是因為孩子大腦裡負責興奮的那些部分發育得比較早,但有效性較差,它的完善至少要到15歲。而13-10 歲這個年齡段,情感性障礙、精神分裂症、各型焦慮症等紛紛發生了。可以說,精神疾病與腦發育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完美有關,而遺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腦的發育。

  這種觀點還有其他―些證據。有學者專門對高危人群作了研究。所謂的高危人群是指有陽性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明確診斷患精神疾病),本人又有一些前驅症狀者(情緒、行為與常人相比有所不同),學者選取了291名高危者與134位健康者進行對比,連續追蹤研究了兩年半發現,高危個體中有三分之一轉化和發展成為各種精神病性障礙,而健康個體幾乎沒有患病的。所轉化成的精神癇性障礙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礙等各種重性精神疾病,顯然,高危者並沒有都發展為精神分裂症。而剩下來的那些高危者,有的仍舊健康,有的仍然行在前驅症狀,還有一些發展成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礙,比如焦慮症、人格缺陷等等。可見,遺傳的轉變導多種的。同樣道理,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礙的病人都可以應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所謂異病同治,效果都是良好的。

  精神病的遺傳我們只能去避免,因為逃避是不管用的,所以只有儘量的預防精神病發生在下一代的身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